此前曾经写信向我祖父讨要了两个文昌学馆的名额。

    明年或许就会出现在文昌学馆内学习。

    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参加科举。

    他们可是土生土长的河西人。

    让儿孙参加科举,可是有些取巧。

    所以胜过李公,难。

    但是胜过王公、张公、还有吕夷简,很有可能。”

    蔡齐闻言,感慨着道:“听这话,李迪是真的发现了不错的苗子。不然他不可能找祖父讨要文昌学馆的名额。

    看来我想比过李迪,恐怕不可能了。

    但是比王随、张知白、吕夷简,也不错。

    我任宰时间虽然没他们长,但我自认不输给他们任何一个人。”

    蔡齐说完此话,缓缓起身,拱手道:“寇相,山高水长,后会有期。他日我交趾学子入京,还望辐照一二。

    给的书,让我受益匪浅。

    我身无长物,没什么好答谢的。

    他日门下出来的学子,必挡答谢。

    临别的时候,还给添了个大麻烦,希望不要介意。”

    蔡齐说的麻烦是什么,寇季清楚。

    蔡齐将王安石和曾巩推荐到了寇季门下,引起了汴京城文坛波澜,不仅王安石和曾巩多了一群挑战者,竹院也多了一帮子上门求拜师的人。

    对寇季而言,确实是一个麻烦。

    寇季起身,笑着拱手道:“我既然敢收弟子,就不怕有麻烦。所以蔡公不必挂怀。”

    蔡齐重重点头。

    “告辞……”

    寇季拦下了蔡齐从身后取出了一个盒子,递给了蔡齐。

    蔡齐疑惑的道:“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