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的光芒从遥远的海平线渐渐漫上来,为新的一天拉开了序幕。辽阔的东海上,两艘孤零零的大船,正平平稳稳地朝着蓬莱岛驶去。

    一个满面胡须的大汉,身着一件有些老旧的盔甲,正在船里来来回回地巡视。路经一间船舱,他正在门口犹豫着,刚好撞上了路过的伙夫,于是他把伙夫拉到一旁,低声问了句:“里面那个小伙子还是不吃东西吗?”

    伙夫面有难色,一张胖胖的脸上,眼睛都愁成了两条缝:“赵将军,不是不吃东西,他连水都不喝。”

    “唉,”赵将军叹了口气,眉毛皱得连成一条线,“这俩人可是王爷让咱们务必活着带回去的,你说这不吃也不喝的,还伤得那么重,咱们还不能强行喂,万一,万一路上不行了可怎么弄?”

    伙夫同样叹了口气,也摇了摇头,甩得腮帮子颠了两下:“他们不是跟王爷一样,是修行之人,怎么也能挺到晌午吧?”

    赵将军侧身,面朝窗口向外探了探:“西风正盛,晌午前肯定能到,但愿他们能挺得住。”

    船舱不过长宽三四丈的一间小屋,装饰简陋,只有一张小小的叠席,舱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许遇尘正后背靠墙,借力坐在席上,怀里抱着还在昏迷的夏依依。

    他时不时会探一探夏依依的颈脉,确认她无恙后,再稍微合眼休息一下。整艘大船在海浪的推搡下不太规律地摇着,他被晃得有点想吐,胃里却已经吐不出什么东西。虽然这感觉让人有些难受,他却欣然接受了这份折磨,起码时不时袭来的恶心,能让他打起精神,不至于睡过去。

    对于现在这条船上的情况,他已经没有能力和精力再去探查了。他咬紧了牙关,不停地催眠自己,一定要撑到当面见到船上的人口中的“王爷”为止。

    没想到,上岸的时间比许遇尘估算的还要快一些。

    他们由赵将军亲自护送上了马车,一路来到了岛上的王宫。蓬莱作为东海之上唯一一个岛国,多山多水,经年雾气蒙蒙。整座岛钟灵毓秀,岛上奇花异草繁盛,飞禽走兽俱全,是一片难得的净土。

    蓬莱的王宫也同样质朴。整个皇宫位于蓬莱岛的中心,砖砌的宫墙矮矮的,几乎翻个跟头就能溜进去,宫门堪堪两人高,旧旧的松质朱漆,连点金色都不沾,还不抵国都一个高官的府邸气派。

    进了宫门,其间也是郁郁葱葱,白石子铺就的路蜿蜒着四通八达,一路庭院花廊无数,山石环绕,处处透着古典雅致的隽美,如同置身仙境。云雾缭绕间,不时还有各式各样的鸟儿飞过,东啼一声西叫一句,再配上草窝里树叶间的虫鸣,一片生机盎然。

    蓬莱远在大海之上,是唯一一个修行之人入世治国的国度。这里虽然人丁寥落,但好在自给自足,百姓生活地也算安稳。两年前国都大乱之后,虽然蓬莱也逃离了东宫的掌控,但蓬莱王并未称帝,而是在这片海岛上韬光养晦,由此才没被东宫盯上。

    在如此灵气充沛的环境里,许遇尘不觉间灵力也恢复了一点。他将夏依依横抱在怀里,因身体力竭,腿内侧的筋都绷紧了,尽量稳着步子,跟随赵将军往王宫深处走去。

    迎面一个小侍童急冲冲跑了过来,他鼓着红红的脸蛋,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地拦住了两人,抬着头吩咐:“赵将军,王爷让您先下去休息。王爷说两位客人远道而来,让我带客人直接去别院。”

    赵将军见是王爷身边的侍童,连忙恭恭敬敬行礼:“谢晓大人,那属下就告退了。”

    许遇尘听着赵将军如此称呼,心下不禁有些疑惑。他见这侍童年纪不大,个子不高,穿着倒是得体,于是也客气地道了声谢:“在下许遇尘,谢大人带路。”

    侍童闻言,连忙瞪着大眼睛连连摆手:“别别许公子,您折煞晚辈了。在下晓生,因是日出之时出生的,王爷便赐给了我这个名字。您唤我晓晓就好。”

    这个名为晓生的孩子一边拱着手行礼,一边喋喋不休地介绍着自己,然而当他抬起头,看清了对方那伤痕遍布的身子,他先是毫不掩饰地用全脸的五官表达着惊讶,然后火急火燎地拉起对方的手腕便往前赶路,嘴上还不忘感慨:“天哪,您怎么把身体虚耗成这样了?!”

    许遇尘噎了一下,一张苍白的脸上,耳朵红得格外明显。

    眼前人毕竟是个孩子,言语虽然直率,但也是出于关心自己。许遇尘不好意思地回答:“方才战况紧迫,不得已而为之。”

    晓生摇起小脑袋劝他:“晚辈谢过许公子对蓬莱子民的救命之恩,只是下次,可不能再如此逞强了。公子竟舍得将自己的灵力献给他人,万一被抽调过头毁了灵脉,可是要没命的!”

    “不敢当。”许遇尘连忙谦应,飞转的思绪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没想到,蓬莱竟会有如此仙童,小小年纪,非修行之人,却能一眼看出自己伤在何因,着实让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