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院子里的人只剩下继续扫地的石斛和黄大夫师兄弟二人。张老头儿听了官府要来查籍帐,无所谓地撩了撩眼皮儿,继续躺着挺尸。他才不担心呢!他虽非翼州本城户籍,手上却有翼州本城籍帐。事实上,不止翼州,大周朝哪座城的籍帐他都有!
倒不是他在各地官府都挂过号,而是因为他自少时便全国游历采药,遇上地方官差盘查乃是常事。因为籍帐一事,可没少被官差敲诈勒索,便是衙门的大牢也是蹲过几日的。于是他后来一怒之下,便尝试着自己做假籍帐带在身上行走,渐渐便练出了一手这方面的绝活来!
这里就要提及大周朝的户籍制度了。虽然国力强盛,但其毕竟是封建王朝,户籍制度虽然颇为完备,但与现代利用电子科技管理户籍的模式相比,根本没法相提并论,还是有许多空子可以钻的。
大周建朝之初整理户籍,也进行人口普查,而后颁发籍帐,在一张约一掌宽二掌长、极耐保存的牛皮纸上,将所持之人的籍贯、居住地、姓名、性别、年龄等,标注得相当完备。又在籍帐的基础上建立各户籍册,列上该户徭役、纳税等补充细则。籍帐和籍册十年编造一次,以调整赋役、增减丁银。
那么问题来了,十年之内如果有人口变动,比如死亡、失踪等,因为登记周期过长,就很难及时反映在籍帐上。而且籍帐上以寥寥数语描述持有人登记时的容貌体态特征,如“男,身长七尺,偏瘦,额头有痣,左脚微跛……”等等,实在太过抽象。十年时间一般人的面貌都会发生很大改变,不说别的,就说体重增减都能让人变成另外一个人。因此这种外貌描述的参考价值,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张老头儿便是钻了这个空子。他凭着一手制药绝技,也认识了不少达官贵人,其中就有专管户籍的地方官员,被他拿救命的药丸儿做诱饵,弄到手上百张专做籍帐的牛皮纸,足够他这辈子在全国流窜了。
那纸乃是朝廷密制,质地不比寻常,市面上绝对看不到的,简直比官府的大红印章还防伪。有了这个,造假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啦!而籍帐上面登记的内容,只要是个书生都会写,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有落款处各地官府的红印章,决定着剩下那一小半儿成功与否。
各地官府的印章大不相同,这就给造假增添了难度,但这也难不倒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张千手。因为籍帐并非什么贵重物品,只要找个借口看看别人的,照着做个假章就成了。
当时世风淳朴,需要到处游历的人也不太多,更没几个人像张老头儿这朵奇葩一般想到官印造假,不是不敢,而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没啥市场,自然也没有人像在现代那样,在大街小巷支个摊子刻假章卖钱。张老头儿只得自己动手琢磨怎么刻。
好在他长年制药,手指虽然粗短肥胖,却是灵巧异常,兼之熟能生巧这句话大抵是不错的,如今只消瞄一眼别人籍帐上的印章,下一刻他便能用萝卜、洋芋或者其他什么,飞快地刻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如今每进一座新城,对他来说,不过就是重新买根萝卜刻个章罢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倒不是他在各地官府都挂过号,而是因为他自少时便全国游历采药,遇上地方官差盘查乃是常事。因为籍帐一事,可没少被官差敲诈勒索,便是衙门的大牢也是蹲过几日的。于是他后来一怒之下,便尝试着自己做假籍帐带在身上行走,渐渐便练出了一手这方面的绝活来!
这里就要提及大周朝的户籍制度了。虽然国力强盛,但其毕竟是封建王朝,户籍制度虽然颇为完备,但与现代利用电子科技管理户籍的模式相比,根本没法相提并论,还是有许多空子可以钻的。
大周建朝之初整理户籍,也进行人口普查,而后颁发籍帐,在一张约一掌宽二掌长、极耐保存的牛皮纸上,将所持之人的籍贯、居住地、姓名、性别、年龄等,标注得相当完备。又在籍帐的基础上建立各户籍册,列上该户徭役、纳税等补充细则。籍帐和籍册十年编造一次,以调整赋役、增减丁银。
那么问题来了,十年之内如果有人口变动,比如死亡、失踪等,因为登记周期过长,就很难及时反映在籍帐上。而且籍帐上以寥寥数语描述持有人登记时的容貌体态特征,如“男,身长七尺,偏瘦,额头有痣,左脚微跛……”等等,实在太过抽象。十年时间一般人的面貌都会发生很大改变,不说别的,就说体重增减都能让人变成另外一个人。因此这种外貌描述的参考价值,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张老头儿便是钻了这个空子。他凭着一手制药绝技,也认识了不少达官贵人,其中就有专管户籍的地方官员,被他拿救命的药丸儿做诱饵,弄到手上百张专做籍帐的牛皮纸,足够他这辈子在全国流窜了。
那纸乃是朝廷密制,质地不比寻常,市面上绝对看不到的,简直比官府的大红印章还防伪。有了这个,造假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啦!而籍帐上面登记的内容,只要是个书生都会写,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有落款处各地官府的红印章,决定着剩下那一小半儿成功与否。
各地官府的印章大不相同,这就给造假增添了难度,但这也难不倒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张千手。因为籍帐并非什么贵重物品,只要找个借口看看别人的,照着做个假章就成了。
当时世风淳朴,需要到处游历的人也不太多,更没几个人像张老头儿这朵奇葩一般想到官印造假,不是不敢,而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没啥市场,自然也没有人像在现代那样,在大街小巷支个摊子刻假章卖钱。张老头儿只得自己动手琢磨怎么刻。
好在他长年制药,手指虽然粗短肥胖,却是灵巧异常,兼之熟能生巧这句话大抵是不错的,如今只消瞄一眼别人籍帐上的印章,下一刻他便能用萝卜、洋芋或者其他什么,飞快地刻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如今每进一座新城,对他来说,不过就是重新买根萝卜刻个章罢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