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见他双眉微蹙,露出不喜的样子,忙解释道,“这道菜叫‘不令度外蟹横行’,是用十三种香料调制而成,香中带辣,吃着爽口爽心。”

    舒芬抬眸再瞧那盘螃蟹,一支支蟹腿全被刻意敲断了,可不就是“不令度外蟹横行”吗?

    一语双关,指的不仅是盘中之蟹,更是那横行无忌的建昌侯。

    他拍手喊了声“好”,“你们馆长可真是个妙人,可否有幸见上一面?”

    想见馆长的不胜枚举,馆长懒得见他们,又不好当面拒绝,拂了人家的面子,只得想了个办法雅拒。

    “馆长留下一联,若是谁能对上,即可面会。”

    舒芬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少年给舒芬的杯中添了酒,“上联是‘氷凉酒,一点两点三点’。”

    舒芬双眉紧锁,这对子可不好对,前三字的偏旁,正对应了“一点两点三点”。

    就连舒芬这个上科的状元郎,一时都想不出好的下联,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杨慎。

    那家伙平日不是对这种雅事最感兴趣的吗?今日怎么两耳不闻桌边事,埋头啃上了螃蟹?看他吃得不亦乐乎,难道是被饿坏了?

    舒芬将那对子抛到了脑后,夹起碗中的半只螃蟹尝了一口,十余种香料混合而成的幽香,层层叠叠,在舌尖竞相绽放。

    他是江西人,本就偏爱浓烈的口感,这盘螃蟹正对他的口胃!

    再说杨慎,他自踏入莳花馆起,就怀疑这家与无羡有些瓜葛。

    毕竟想要置办下如此多的琉璃器皿,可是一笔庞大的花费,倘若真有如此雄厚的资本,都能再开两家莳花馆了。

    当他听到“十三香”后,便猜到这盘螃蟹,多半是无羡送来给他的谢礼。

    他心中一喜,立刻夹了半只螃蟹,搬开碎裂的蟹腿,剔出蟹肉,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还真是香辣入味,唇齿留香。

    可惜数量少了些,在场的人又不少,一人勉强分上半只。

    看来,她还是怪他多事了,不然也会如此小气,就送了这几只来。

    无羡真有如此小气吗?

    当然不!

    其实,她送来的螃蟹可不少,一人一只绰绰有余,可惜,被某个小心眼的家伙给截留了。

    此刻那人正躲在房中,一人独享一大盘螃蟹,他的贴身童子都看不下去了。

    “馆长,无羡公子特意给您送了四只酥酪蟹煲,精心将所有的蟹肉,一丝丝地剔了出来,装在蟹壳中,盖上酥酪焗熟了。杨修撰的那份数量虽多,论起花费的功夫来,可比不上您的一半。”何必要将杨修撰的,贪了一大半呢?传出去多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