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缘分。”

    阿秋看看我,再看看那一拢菟丝,憬然有悟般一笑。

    正对门前,菟丝缠女萝,半人高的石山将其与南墙的玉兰树相隔,那一片空中白玉,安谧在枝桠间。

    大门虽向西,但院中的房室格局仍旧是坐北朝南。

    转身往左走,却未见素有的,作为影壁之用的小凉亭。

    只显的一片院落更加宽敞。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石桌,几个石凳,构造小巧,像极了民家所用,颇觉亲切。

    两侧厢房各有三间。西厢之下又有着两间较为矮小的廊房,为阿秋和几个小宫女的住处。一道游廊与前厅相连。

    在看前厅,同是三间,然深阔高大许多。中央为厅,西间用膳,东边的那间单独改为一间,门亦朝南,为姑姑的书房。后寝与前厅紧挨,为姑姑的睡房。

    阿秋说“姑姑最爱干净,尤重书房。除了打扫,伺候笔墨,其余时间不可随便进入。”

    “不过~”,她话音一转,抿嘴笑道“若冷不丁被唤进书房,十有是有一杯热茶要喝,日子久了妹妹便知,能够少进去也是好的。”

    我鼓着两腮,只顾瞧姑姑书房窗外,那数株初开的西府海棠,花面粉白,花背嫣红,若娇小飘逸的女子,靥粉鬓绿。而未开的骨朵,只见胭脂点点,既香且艳。

    一隅海棠,一隅桂树,错落相连。而树下安了一席凉塌,就知夏日不远。

    眼睛跟着桂树,看了一圈,看到了东厢房,我便知是我的住处了。望着里头熟悉的人影儿,一看就知是冬休在张罗布置。

    摆膳的人从前厅撤出来。阿秋牵着我的手“先吃饭吧。”

    进了厅中一看,满满的桌子,空空的房间。我抬眸问“姑姑还未回来吗?”

    “姑姑近来不是在甘露殿,便在局中用膳。圣人近来对后宫的诏喻不少,姑姑要修润安排。皇后葬礼就在眼前,乌昭容胎像又不稳,一位婕妤一位采女始传有孕,局中又刚刚采选了一批宫女。百般的事情,应接不暇。”

    阿秋一边帮我盛着羹汤,一边语气不快不慢,将我近来不隐约知的情况,说了一个遍。

    “贵妃娘娘呢?”

    “青鸾宫禁足当中。”

    唔……竟不觉得意外。

    聊着宫里的事情,小小的肚子很快就吃饱了,别了阿秋回到了东厢房,不大的一个厅往里去有个小间儿,被屏风所隔。

    我将手左的两扇小门一推,便见一间清雅的睡房。正对房门开了一扇圆窗,透过绿窗纱可见那一隅桂树掩映花影儿。

    窗边是梳妆台,铜镜打磨的镜面如水。我的数把发梳和妆奁盒子,已归了位。再旁边的净瓶头面盆架雕工精美,挂着崭新的面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