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完全没想到,他这位好徒弟竟是拥有此等才情。

    余华回答道:“学生不才,想了几昼夜,才勉强想到这些。”

    “……”

    华罗庚嘴角微微抽搐,为什么这句谦虚的话,听起来如此的刺耳。

    “不过,学生的学业水平还不够,需要师父您继续教导,钻研学问。”余华继续说道:“学生对于数论之旅早已迫不及待了。”

    学业水平和知识储备不够,依旧是余华存在的最大问题。

    “先考试吧,等你这段时间忙完,就到清华园来上课,既然你有如此抱负,那就更不能松散懈怠,欲成大器,必先苦学。”华罗庚正声道。

    “学生谨记。”余华作揖行礼。

    华罗庚提醒道:“还有,今日之语,莫要对第二人谈起,须严格保密,明白吗?”

    “明白。”余华点了点头。

    随后,密切交流一番的师徒分开,余华迎向自己的考试座位,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名名参加清华保送生入学考试的学子们逐渐到来,这些学子无不出自名牌高校,其中不乏北师大附中之人。

    考试上午九点进行,很快,第一批十五名清华保送生全部到齐,到了考试时间后,由担任监考老师的华罗庚负责分发试卷。

    保送生入学考试的难度并不高,考试科目仅为三门——语数外,对于在场所有清华保送生而言,这场入学考试本质上只是走一遍流程。

    三门考试过后,笔试环节结束,试卷收缴后当场批阅,所有学生无一例外,全部通过。

    中午吃过饭,下午时分,所有保送生迎来重要的面试环节。

    清华学堂,二楼。

    身为笔试第一的余华,立于一面教室门前,简单整理一下仪容,轻轻敲响了面前的房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道中年人的声音。

    “吱!”房门摩擦声传出,余华推门而入,步入教室之中,随手关好门后,目光看向教室中间排成一列的书桌。

    书桌后面,坐着四名身穿正装的中年男人,相貌各自不同,有的人瘦,有的人胖,有的人面容一丝不苟,有的人面含微笑,除去相貌外,身上气质也有所不同。

    文雅,含蓄,温和,严肃。

    这是负责面试的四位先生,如不出所料,应该是国立清华的教授。

    余华仔细观看四位先生,瞳孔一缩,面露尊敬之色,背嵴挺直,走上前去,在距离书桌前不远不近的位置停下,作揖行礼:“保送生余华,见过四位先生。”

    梅贻琦,闻一多,陈寅恪,叶企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