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两个人没啥可比的,就像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一样,但孔子既然定了基调,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陈惇只能道:“齐桓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有德也。晋文三战而卒成霸业,为武力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故齐桓为春秋之首,名副其实。”
“齐桓公做到了尊天子而讨不臣,兴兵非为耀武,而是帮助他国兴灭继绝,因此以三万人而称霸天下。而从晋文公开始,靠武力称霸,是以不如齐桓。”王夫子看样子很喜欢他的答案,连连点头:“为何齐桓不能始终,而晋文卒成霸基?”
陈惇想也不想就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一个齐桓?”
“不错,不错,”王夫子称赞道:“史书中,若齐桓一般的人物,不绝于书。前秦苻坚,后唐庄宗,甚至唐明皇,都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正是这个道理!”
“你还有什么说的?”王夫子见他似乎意犹未尽,不由得问道,期待他还有更好的见解。
“其实主要是齐桓公娶了九个夫人,却没有讨到一个好老婆。”陈惇在看到王夫子脸色变黑之前,赶紧一口气说完了:“晋文公有怀嬴、齐姜、季隗管着,齐桓公嘛……玩个水都玩不起,把老婆送回娘家去,还一怒兴师,最后败亡于妇寺之手。这就告诉我们,夫妻之间,有话一定要好好说。”
这真的是陈惇所想,齐桓公的老婆长卫姬不可谓不聪明,齐桓和管仲商量伐卫,卫姬一看到齐桓公,就知道他的打算,当即为母国请罪。说大王你一进来的时候满脸怒气,声色俱厉,见到我之后就立刻换了幅面孔,这不说明你要攻打卫国吗?齐桓公答应了她不再伐卫,结果第二天见到管仲,管仲一见他就说大王你不准备伐卫了,齐桓公这个崩溃啊,还让不让人有点小秘密了,又问管仲是怎么知道的。管仲道大王你气色平静,言语温和,和昨天的神情判若两人,显然是不准备再攻打卫国。这个故事说明啥呢,不是像齐桓公自己说的“夫人治内,仲父治外,无可忧也”,而是说长卫姬作为一介女流,察言观色的水平却和管仲有得一拼,全都用在他的身上,他不受欺骗和蒙蔽,谁受呢?
“哈哈哈哈——”众人都被陈惇逗得大笑,其中陆近潜笑得最夸张,差点仰倒了过去。
“……你给我好好站着,”王夫子大喘了一口气:“站直了!”
陈惇罚站已成了习惯,还总结出了站着不累的方法,不过王夫子显然不高兴他在如此严肃的课堂上玩笑,在讲到“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的时候,又点他的名提问。
“你刚才说,”王夫子道:“齐桓公伐楚,是以怒兴师?”
“是啊,”陈惇道:“齐桓公把蔡姬送回娘家,蔡国将蔡姬嫁给楚王,齐桓公面子上过不去,可不是一怒而兴师吗?”
要说实话陈惇还是觉得晋文强过齐桓的,为什么,晋文好歹真枪实弹地跟秦楚这样的大国打了几仗,齐桓公也就打一打陈、卫、郑、许、曹,抗击一下山戎,伐楚的时候不好说“是来打蔡国然后就顺便打一下楚国”,于是就乱扯了一些陈年旧账,比如楚国为什么不给周上贡了呀,周昭王南巡到楚国的时候,为什么死在楚国了呀?一场声势浩大的伐楚之战,以军前骂架的形式进行的。双方都派出了最强的国嘴上阵,齐国是管仲,楚国是屈完。最终齐国理屈词穷,被骂走了。
“周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王夫子就道:“和齐桓公伐楚有什么区别?”
“那区别肯定是大大的有,”陈惇道:“《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说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而周武王伐纣,说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天来爱护老百姓。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
“而齐桓公的勇,”陈惇道:“是因为蔡国另嫁了他的夫人,楚国娶了他不要的女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为的是私欲,怎么能和周文王的天下为公相提并论呢?”
“冲冠一怒为红颜,”王夫子眼睛一亮:“这句诗有下句吗?”
陈惇“啊”了一声,没想到自己将吴三桂陈圆圆的爱情诗说了出来,“……没有。”
王夫子也没有强求,反而又问道:“像齐桓公一样以怒兴师的,有吗?”
“有啊,”陈惇感觉自己尿意越来越重了,道:“周桓王怒伐郑,中箭而逃;周襄王怒伐郑,引狼入室,不保王位;楚平王怒攻吴,丧师失地;汉高祖攻匈奴,兵困平城,这都是。”
“那像周文王一样一怒而定天下的,有吗?”王夫子又道。
“有,”陈惇急于结束提问,道:“本朝太宗。”
课堂里鸦雀无声,陈惇甚至能听到身旁林润不由自主倒吸一口气的声音。
王夫子垂下眼睛,“你坐下吧。”
“齐桓公做到了尊天子而讨不臣,兴兵非为耀武,而是帮助他国兴灭继绝,因此以三万人而称霸天下。而从晋文公开始,靠武力称霸,是以不如齐桓。”王夫子看样子很喜欢他的答案,连连点头:“为何齐桓不能始终,而晋文卒成霸基?”
陈惇想也不想就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一个齐桓?”
“不错,不错,”王夫子称赞道:“史书中,若齐桓一般的人物,不绝于书。前秦苻坚,后唐庄宗,甚至唐明皇,都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正是这个道理!”
“你还有什么说的?”王夫子见他似乎意犹未尽,不由得问道,期待他还有更好的见解。
“其实主要是齐桓公娶了九个夫人,却没有讨到一个好老婆。”陈惇在看到王夫子脸色变黑之前,赶紧一口气说完了:“晋文公有怀嬴、齐姜、季隗管着,齐桓公嘛……玩个水都玩不起,把老婆送回娘家去,还一怒兴师,最后败亡于妇寺之手。这就告诉我们,夫妻之间,有话一定要好好说。”
这真的是陈惇所想,齐桓公的老婆长卫姬不可谓不聪明,齐桓和管仲商量伐卫,卫姬一看到齐桓公,就知道他的打算,当即为母国请罪。说大王你一进来的时候满脸怒气,声色俱厉,见到我之后就立刻换了幅面孔,这不说明你要攻打卫国吗?齐桓公答应了她不再伐卫,结果第二天见到管仲,管仲一见他就说大王你不准备伐卫了,齐桓公这个崩溃啊,还让不让人有点小秘密了,又问管仲是怎么知道的。管仲道大王你气色平静,言语温和,和昨天的神情判若两人,显然是不准备再攻打卫国。这个故事说明啥呢,不是像齐桓公自己说的“夫人治内,仲父治外,无可忧也”,而是说长卫姬作为一介女流,察言观色的水平却和管仲有得一拼,全都用在他的身上,他不受欺骗和蒙蔽,谁受呢?
“哈哈哈哈——”众人都被陈惇逗得大笑,其中陆近潜笑得最夸张,差点仰倒了过去。
“……你给我好好站着,”王夫子大喘了一口气:“站直了!”
陈惇罚站已成了习惯,还总结出了站着不累的方法,不过王夫子显然不高兴他在如此严肃的课堂上玩笑,在讲到“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的时候,又点他的名提问。
“你刚才说,”王夫子道:“齐桓公伐楚,是以怒兴师?”
“是啊,”陈惇道:“齐桓公把蔡姬送回娘家,蔡国将蔡姬嫁给楚王,齐桓公面子上过不去,可不是一怒而兴师吗?”
要说实话陈惇还是觉得晋文强过齐桓的,为什么,晋文好歹真枪实弹地跟秦楚这样的大国打了几仗,齐桓公也就打一打陈、卫、郑、许、曹,抗击一下山戎,伐楚的时候不好说“是来打蔡国然后就顺便打一下楚国”,于是就乱扯了一些陈年旧账,比如楚国为什么不给周上贡了呀,周昭王南巡到楚国的时候,为什么死在楚国了呀?一场声势浩大的伐楚之战,以军前骂架的形式进行的。双方都派出了最强的国嘴上阵,齐国是管仲,楚国是屈完。最终齐国理屈词穷,被骂走了。
“周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王夫子就道:“和齐桓公伐楚有什么区别?”
“那区别肯定是大大的有,”陈惇道:“《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说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而周武王伐纣,说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天来爱护老百姓。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
“而齐桓公的勇,”陈惇道:“是因为蔡国另嫁了他的夫人,楚国娶了他不要的女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为的是私欲,怎么能和周文王的天下为公相提并论呢?”
“冲冠一怒为红颜,”王夫子眼睛一亮:“这句诗有下句吗?”
陈惇“啊”了一声,没想到自己将吴三桂陈圆圆的爱情诗说了出来,“……没有。”
王夫子也没有强求,反而又问道:“像齐桓公一样以怒兴师的,有吗?”
“有啊,”陈惇感觉自己尿意越来越重了,道:“周桓王怒伐郑,中箭而逃;周襄王怒伐郑,引狼入室,不保王位;楚平王怒攻吴,丧师失地;汉高祖攻匈奴,兵困平城,这都是。”
“那像周文王一样一怒而定天下的,有吗?”王夫子又道。
“有,”陈惇急于结束提问,道:“本朝太宗。”
课堂里鸦雀无声,陈惇甚至能听到身旁林润不由自主倒吸一口气的声音。
王夫子垂下眼睛,“你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