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往矣,唐松对明堂的凝视最终只化为一声带着浓浓历史韵味的叹息

    众官在当值殿中侍御史的监督下,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排班站定,各整仪容之后,整齐有序的进入了阔大的明堂

    等不多久,堪堪就在天际的第一缕晨曦洒照在明堂顶部的金色凤凰身上时,钟鼓礼乐之声骤起,而后就见天子李显乘着三十二人抬的肩舆,在众多内侍的簇拥下临朝而来

    李显的个子并不低,在这个时代甚至称得上身材高大,但见惯了身穿龙袍的武则天之后,此时再看高踞于御座之上的李显,唐松怎么都觉得别扭

    别扭的根源是李显的气场太弱,而这明堂又太恢弘,压的他连存在感都欠奉,别说借明堂反衬出天子威加海内的气宇了此外那身龙袍穿在他身上也是别别扭扭的

    简而言之一句话,李显虽然黄袍加身明堂登基,但他还真就属于民间俗话中所说的那样——穿上黄袍也不像太子

    李显升御座坐定后,百官舞蹈大礼参拜……这些个就不再赘言简而言之,在完成了一系列旨在突出君权神授观念,彰显天子威仪的仪式后,终于开始说起了正事

    这回朝会的正事内容着实不少

    一、改国号废“周”复“唐”天下重回李唐江山,改年号为“神龙”,废“神都”为洛阳,待明春时机适宜时还都长安

    废武曌圣神皇帝号,谥为“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

    推恩天下,颁布大赦诏书,大赦天下,并天下所有官吏无分流内流外,俱加俸一级

    …………

    唐松前几天累着了,今天又起的太早,此时又站了这么些时候还真是困了,听着这些例行文章时不免就有昏昏欲睡之意但有纠劾百官风纪的殿中侍御史在他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打瞌睡,这种要睡不能睡的状况真是把人难受死

    直到最终说到封赏之事时,才算把他从苦海中解脱出来受封的第一人便是太平公主,因其已是一品公主,上面封无可封,所以第一个赏赐便是加“镇国”号此号一加,自此太平可就成了“镇国太平公主”

    听到这个唐松摇了摇头,不高明实在不高明啊这“镇国”之号一加,不啻于给太平开了参与朝政的口子,这一下她的野心可就愈发坚定,搜索党羽培植势力也就少了许多顾忌了

    虽然看来只是个“镇国”虚号,却是废除了武则天给太平定下的“不得干政”的禁令其影响之深远实难细估

    除此之外,对太平的封赏还有许多,如着将作监重修缮长安公主府,赏赐钱财布帛等等,这些玩意儿对太平已经没什么意义,也就不赘言了

    紧随太平之后加封的是李显弟弟——相王李旦他的第一条加封就是加“安国”号,自此李旦便成了“安国相王”

    听到这里,唐松觉得有些意思了李旦是生生被武则天吓破了胆的人,天天躲在府中不出来,说他是个缩头乌龟其实一点都不过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参与勤王之事?无功而受此大封赏……想着想着,唐松便将目光投向了明堂最前端的狄仁杰

    片刻之后,心中明悟过来的唐松轻轻一笑,狄公啊狄公,为了李唐江山你还真是煞费苦心

    太平与李旦封赏完毕后,下来最值得注意的封赏对象就是狄仁杰本人了,进封“梁国公”本身并不让人诧异,但以“梁”为号足以反映出他如今在朝堂的地位

    自李唐定鼎以来近百年间,被封为梁国公的除了此刻的狄仁杰之外就只有贞观之初的一代名相房玄龄,其人是玄武门之变的谋主,即后世所谓的总策划师玄武门之变后太宗李世民登基,论功行赏时将之比为汉之萧何

    玄武门之变与此次的宫变有许多不同,却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譬如其结果都使两个本来不被认可的继承人最终当了皇帝,譬如房玄龄与狄仁杰相同的梁国公

    这是巧合嘛?或许是,又或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