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顺大概二十多岁的年纪,是伏允的嫡子。

    这些年伏允年纪越来越大,慢慢开始对他放权,使他有了带兵的权力。

    但与他老子不同的是,伏顺对西边这位强大的邻居一直存有敬畏之心。

    大唐太大了,听说如果想要走遍大唐每一座城市,就算骑着最快的马也要不眠不休的走上整整一年时间。

    而且那个国家有着世界上最灿烂的文化,最先进的文明和最强大的军队。

    强大的突厥就在不久之前已经被他们打败了,甚至就连突厥的可汗都被他们活捉到了长安。

    有这样的邻居在身边,伏顺不知道是好是坏,他只能尽量让约束自己的部下不去要招惹她,丝绸之路上有数不尽的胡商在前仆后继,吐谷浑又不差大唐商人口袋里的那几个铜板,给他们一点面子又能如何。

    只可惜,父王并不如此想,隋朝后期的软弱让老头子膨胀的有些过份,根本不把大唐这个强大的邻居放在眼里。

    伏顺知道,老头子想做丝绸之路上的王,想要控制这条用黄金与骸骨铺满的商道。

    他不知道如何去劝老头子放弃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只能默默祈祷那位强大的邻居不要把视线转到西域,不要注意到吐谷浑的些许不敬。

    “王子殿下,王有命令下达。”

    骑马矗立在草原上走神的伏顺回过神来,看向泥猴一样的亲卫“父王是如何说的?”

    亲卫正是去尕海城向伏允汇报的小兵,他很清楚自己这位小主人对唐人的态度,犹豫了一下沉声说道“王的意思是……让我们把那支使团留下来,带去尕海城。”

    伏顺的瞳孔微微一缩,亲卫的话虽然说的婉转,但他又如何听不明白,老头子的意思是让他把这支使团劫下来,押送到尕海。

    摆摆手,伏顺颓然道“你先下去吧,传令全军,集结。”

    “是。”亲卫不敢与伏顺对视,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不敢去看那双失望的眼睛,行了一礼之后退了下去。

    不多时,草原上传来了悠扬的号角声。

    ……

    吐蕃,积石山营地。

    回到吐蕃的松赞干布在大唐的支持下,迅速拉起了一直队伍,趁着那些反贼正在忙着争权夺利,一举拿下了半个吐蕃。

    位于吐蕃西部的羊同部看出松赞干布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迅速派人前来投效,并打算将羊同的圣女献于松赞干布为妃。

    王玄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积石山,见到了闻名已久的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倒是没什么架子,第一时间接见了王玄策,刚一见面,这位吐蕃国主就乐了“王司仪,一路受苦了吧。”

    “让,让国主,见,见笑了。”王玄策喘的舌头都快要吐出来了,苦笑着拱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