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件事并不是密不透风的。

    对廖家老太太秦洛华而言,怎么会认不出自己的亲生女儿呢?

    她也痛恨自己,一时的好心却引狼入室,如果不是她把王映霞留下,自己的女儿也不会死。

    她本想揭穿这件事,让王映霞伏法。

    可却被自己的夫君劝住了——

    先帝昏庸,宠幸妖妃,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不论是朝廷官员,还是民间百姓,都深受其害。

    当时还是三皇子的永安帝,在南疆战场上站稳脚跟,打退了南疆之后,执掌兵权,振臂一呼,打着除妖妃的旗号,领兵回京。

    如果成功,当时的三皇子极有可能登上皇位。

    若真是如此,那廖家就是皇帝的外家,可如果让他知道,廖家护不住他的母亲,让她母亲死在廖家,他会不会对廖家问罪?

    更何况,让“廖澄碧”活着,就是连接皇帝和廖家之间的纽带,这对廖家而言,有很大的好处。

    于是,在廖家夫妻俩的谋算下,他们默认了让王映霞代替廖澄碧。

    再后来,廖家老太爷去世,知道这个秘密的,也就只剩下廖家老太太秦洛华一个人。

    宋嬷嬷讲完了这桩关于秦家和廖家的秘辛,然后再开口道:

    “陛下,这件事本来不应该被其他人知道,是廖家老太太昔日在佛堂念经祈福的时候,自己对着佛祖说出来的。”

    “她说自己犯了大错,对不起自己的女儿,害得女儿无辜枉死这样的话。”

    “那个时候,恰好当初贤妃娘娘还没被指婚给陛下,她因为贪玩在佛堂里藏着,把这些话给听了个彻底。”

    贤妃也是廖家人,是永安帝舅舅家的庶女。

    当时,贤妃还没有遇到自己的心上人,也没有被指婚给三皇子当侧妃,她听到了廖家老太太在佛堂的忏悔,觉得事情很有蹊跷。

    廖家老太太怎么会害死自己的女儿呢?

    她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宫里的廖澄碧,可廖澄碧不是还好好活着吗?

    从那之后,贤妃就开始起了疑心。

    之后,她被指婚,成为三皇子侧妃,也有了更多机会进宫见自己的婆母,然后她发现了不对劲——

    廖澄碧是京城人士,吃不惯西南的鱼腥草,每每闻到那味道就会呕吐,可宫里的那一位吃凉拌鱼腥草的时候,却并没有任何不适。

    廖澄碧是官家小姐,饱读诗书,性子柔和,可宫里那一位虽然也认字,但在才学上却略逊一筹,甚至动辄对宫人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