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迅速撤去古今镜像,让杨广看到了现实世界的扬州。

    杨广含泪看着天上的星辰,说道:

    “父皇,父皇,您看到了吗?”

    “我中原不出百年,就会有人能够灭了高句丽,在那立府分州,彻底纳入我中原之版图!”

    “儿臣……儿臣虽然未能亲手打下高句丽,但是,儿臣留下的科举,让后世可以选拔优秀的文臣武将,让民间的大才皆有显露长华的能力!

    虽然,大隋最后还是被门阀取代,可是儿臣,不过是成了一个皇帝版的“晁错”罢了!”

    说着,杨广目色一凝:

    “若没有儿臣,为后世之君顶住了来自门阀最大的压力,科举制的推行只怕会延缓数代,甚至无人敢兴!”

    “刚才,父皇您可看到了,后世的学子们都有书读,都可以参加后世的科举,考取功名,逆天改命……”

    说着,杨广的眼眶在月色之下,泛出了晶莹的泪光。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不断加速,喉结疯狂涌动,拳头却死死攥着,像是在极力控制着什么。

    沉默少顷之后,他略带哽咽地说道:

    “当年,您跟儿臣说,我们并非出自弘农杨氏,而是一个普通的寒族,只是因时局需要,才不得不攀上贵族的名头!

    您让儿臣,不要忘记百姓,儿臣做到了!”

    此话一出,直播间顿时有无数的观众瞪大了眼睛。

    许多史学家更是大惊失色!

    关于杨坚是否是贵族,后世一直都存在争论!

    有很多知名史学大家考证过,认为杨坚并非出自名门。

    也有人认为,杨坚就是名门望族的后裔,这两个观点一致僵持不下。

    可是现在,难道国家台就要给出一个,属于他们的答案吗?

    历史研究所里,青年学者推了推眼睛,有些惊异地看向陆鸣:

    “他怎么这么喜欢找,有争议的话题?”

    林老笑了笑:“这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多,敢于打破陈规,无惧争议的年轻人!”

    “也只有这样的一群人,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滚滚向前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