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前一天,都放假了。

    瓦砚前就像过年,树林里都是人。

    好像找到新玩法,一天折腾,就像小孩拿着画笔,或者啥脑洞都有。

    看,把树林布置好还不够,又搞的、当圣乂诞树?

    端午要挂香囊,这一片,不是卖小饰品,而是免费领。

    条件是瓦砚消费一百次,食不言就这标准。

    但是,瓦砚到现在快两年了,经常是一堆一堆的,一百次小意思,所以,东西备的多,花花绿绿的。

    一般人也早知道、来瓦砚打卡。

    端午节有假,或者五一没来的,趁着殿下在,来这儿过节。

    瓦砚的门口这片,还有叹早茶的。

    其他的,都在忙、包粽子。

    粽子包好说,煮就麻烦了,所以,今天包,明天能吃上。

    包粽子的,卫生第一,要参与的都体检,在这儿,统一的围裙、口罩。

    围裙可以弄花样,一圈一圈的也好看。

    项迁这种一个人在燕市,大家玩熟了,一家子亲戚似得。

    也有一家子在这儿,形成大家庭,小孩一边玩耍,大人一边唠嗑。

    老人对传统的节,懂的更多,哪怕各地风俗不同。

    粽子要甜的咸的,还有新造的,大家都不缺吃的,主要是这意思。

    砚海这边,大锅煮着。

    粽子是糯米,包的、就算不是很大,煮很费工夫,锅小了不知道煮到中秋或重阳。

    瓦砚里边,虽然地方不大,几张桌。

    殿下没看到,看尤导、孙宝刚、卓婉等过来了。

    “《人艰不拆》杀青了。”有看到消息的。

    “杀青宴,楼上包了。”别人上不了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