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重新设计有困难,照着抄总是会的。当然,这几家设计师的节操还没掉光,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很有信心,并没有完全照抄那些资料。

    一向中规中矩的南航最先推出的fc13“山鹰”,差不多是后掠翼版的f8o。

    有“萌机专业户”外号的北航,也不负众望,继续扬他们专搞萌机的传统,搞了一款以萨伯29为蓝本的fc12“飞熊”。但是北航还嫌不够,又把它魔改了一下,把进气道的形状和位置调整了,正面看起来就是一款“笑口常开”的飞机。圆滚滚的机身加上一张笑脸,样子就更萌了,因此被取了个“飞行弥勒”的外号。

    而对此最为热心的沈飞则搞了一款外形高大上的fc17“鹘鹰”,嗯,其原型就是原时空英国佬在五十年代搞的“蚊蚋”,但沈飞还嫌不够帅,又把它的外形美化了一番。嗯,顺便说一句,沈飞现在的老总狄娜就是空军副司令林深河大将的老婆迪亚娜德尔皮耶罗,也就是被他从意大利拐来的那位黑手党教父的千金。当然她早就入了中国籍,取了个中国名字“狄娜”。

    “鹘鹰”的性能暂且不论,仅以颜值而言,确实是这批外销战机中最高的。但因为定型比鬼枭还晚,所以序号还排在好几种二代外销机型的后面。

    对于这种情况,高志航也只是囧了一下,就立即下令:“伯爵,你们17o中队先把这七架食猴鹰干掉,用格斗导弹。173中队、177中队准备,待对方援军进入12o公里后,射中程导弹。再把对方机群消减到1o架以下后,就用机炮解决吧”

    这次作战对于中国空军来说,也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无论歼11“夜鹰”还是歼12“战鹰”,那都是好飞机,但也是只是计算机模拟和演习中得出的,实战能力究竟如何,还是个未知数。任何一种武器都需要实战来检测,还有就是在实战总结那些地方可以改进。所以最好是各种武器都试一下,看看有什么不足之处。

    “是,团长!”众人答应了一声,就各自准备起来。

    “哼,都注意了,丢掉副油箱,靠近用格斗导弹”黄家伟怏怏然的挪开快要接触到按钮的大拇指,要不是高志航的命令下得快,他已经准备射“霹雳4型”中程导弹了。

    18架歼12“战鹰”几乎同时丢下了两个副油箱,加快度向敌机冲去。

    东非军的七架食猴鹰也迎了上了,很显然他们是知道了己方援军马上就到,同时自认技术高,可以一战,自然就没必要跑了。

    “我们这里的都是最近的王牌,中国人已经很多年没打仗了,没必要害怕。虽然他们数量更多,但是我们的援军也马上就会赶到,在此之前先缠住他们”带队的长机飞行员阿尔弗雷德冯维特尔斯巴赫上尉在频道里说道。

    中国空军这只来了三个中队,加上团长直属小队,一共58架,而德国那边的援军有68架,数量上占了优势,何况实在不行还能往地面躲避,那里数量众多的防空火炮可不是吃素的。所以维特尔斯巴赫上尉一点儿都不担心。

    嗯,黄家伟的这位对手,正好也是有着伯爵头衔,德国的宁芬堡伯爵。“维特尔斯巴赫”这个姓氏在整个欧洲都算是显赫的。自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将其强劲对手“狮子亨利”统治的巴伐利亚改封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奥托一世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便开始了其在巴伐利亚的长达8oo年的漫长统治。比起黄家伟这种新贵,人家的含金量可高多了。

    不过现在是打仗,不是贵族舞会,再高贵的家世也没有卵用。

    当双方接近到1o公里后,德国人就看到对面的中国战斗机的机翼下突然冒出一团火光,然后一道火龙就冲了出来。

    “火箭?”维特尔斯巴赫不禁一愣,对于航空火箭弹他并不陌生,刚刚才玩过呢。以伯爵阁下的经验,火箭弹这种东西必须在很近的距离才能起作用,而且还要一次射多枚,如果用来击中过一公里的目标,就基本上只能靠信仰了。

    现在中国战斗机这么远的距离就射,而且还只是七架飞机各自射了一枚,就未免太儿戏了。

    “难道中国人的火箭能打这么远?”维特尔斯巴赫虽然觉得很荒谬,但也没敢大意。这也是对世界头号空军强国的起码重视,维特尔斯巴赫突然注意到,中国的“火箭”似乎更大一圈。他觉得自己找到原因了,这大概是中国人想在进入格斗前打乱己方的阵型,这当然也是一种战术。

    他马上向部下们下令:“注意,对方可能想用火箭打乱我们的阵型,不要上当”

    这批穿着东非军服的德国飞行员都是精英,真的全都是王牌。他们这次到这里,就是来检测这些战机性能的,选定之后就可以大量购买,或者大量山寨了。喷气机这东西可不便宜的,要是选型错误,可就坑爹了。

    这些老鸟自然不会为这点儿小事就惊慌失措,他们很淡定的继续迎头飞去,有几个还在点评这种战术好不好用。

    双方都是迎头飞行,火箭的度更快,没多久就接近了。

    “中国人的火箭飞行好平稳,起码五公里居然没有怎么偏航,怪不得是他们明了火箭”维特尔斯巴赫还有闲情点评几句,他很熟练的一拉杆,操纵食猴鹰做了个滚转,准备避开迎头飞来的火箭。其他东非飞机也以各种姿势进行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