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虽然现在穷,但是军人的地位却是中东最高的。

    所以也有一些雇佣兵选择去伊拉克。

    田宇现在却是没有这个心思,作为雇佣兵的高层,田宇可选择的很多,可以选择回国在集团中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也可以选择一笔丰厚的安置费用彻底回归平凡生活,当然也可以少一些安置费用然后安置到当地政府部门,亦或者去军校当老师或者选择到军队去。

    这些渠道都是通的!

    田宇选择到雇佣兵,实在是因为要在肩章上绣上一颗金灿灿的星,太难了。

    那是有一道巨大的鸿沟,难以逾越。

    田宇并没有背景,当年读的是军校,然后参军。他想要跨越那道鸿沟,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又不甘心军转地回到地方当个处级干部,毕竟军转民往往是按照降一级安置,而且往往不是部门一把手。不想自己所学无用武之地,田宇再三考虑,就到了雇佣兵团,当个雇佣兵团团长。在雇佣兵团干了三年,田宇就被提拔,管理着六支雇佣兵团。

    此次接受沙特的委托,田宇更是被任命为雇佣兵的指挥官,全权负责两万雇佣兵的指挥作战。

    雇佣兵,与正规军有很大的不同。

    作战方式也同样有很大不同,这一点田宇早已知道。

    有些需要保密的,田宇也不会告诉安瓦尔,保密条例,这是已经刻入田宇的骨子里面。

    无人机、机器人作战,就是华夏军队也是处于摸索阶段,都还没有正式形成战斗力。

    此次雇佣兵的这些无人机、机器人作战,同样也是在进行摸索。

    田宇他们这个层级,早已意识到,无人机、机器人的服役,是会深刻改变战争模式的。

    未来战争,早已不是人海战术所能影响战场。

    人海战术,人再多,难道还能比无人机、机器人更多?

    高科技战争,这话更加地让所有人有更深刻的理解。

    至于沙特装备的无人机,说实在的沙特对无人机的应用非常的粗糙,田宇只要稍微一想就会觉得巨大浪费。

    明明技术人员已经教会沙特技术团队怎么操作无人机,性能参数也基本知道,按理说沙特无人机技术团队以及指挥官应该积极探索无人机的使用,以及战术上的革新。

    但是沙特军方并没有,战术还是原来的,差不多相当于各玩各的。

    那根本就无法形成合力。

    沙特空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却无法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

    打顺风仗还好,打逆风仗真的让人不忍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