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作为都城,其实有诸多不利条件,譬如它易守难攻,正位于黄河之南、平原之上,无险可守,是真正的四战之地。
因此,当金人跨过中山以后,兵临开封城下只是时间问题。
可在这样多不利条件之下,宋朝还是将都城定在这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水利。
不同于已经没落的西京,汴梁漕运发达,交通四方,和东南交流极为便利,通津门旁的商船络绎不绝,至晚不歇,每时每刻都为都城注入新鲜活力,正所谓“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是也。
这一天夜漏二鼓,赵熹带着余容乘车前往通津门,康履驾车,张去为自告奋勇留守东京,一路上大家都很沉默,赵熹闭着眼睛养神,脑子里翻江倒海——他并不害怕金军,不过是一个边鄙小国,仗着地利才能打到开封,等到勤王之师来临他们自动就会退兵,无非是要点钱罢了。
父亲和兄长之间猝然交替,才是最让赵熹害怕的。
这世上父子相残的少见,兄弟阋墙的却比比皆是,更何况赵煊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冷人,和兄弟们并不亲。马蹄声透过车驾传来,赵熹开始思索一个问题:他应该陪着父亲南下吗?
如果、如果……赵熹考虑到了最坏一个结果,父亲正值盛年,精力充沛,却因为金军兵临仓促传位,可他愿意余生都做一个手无实权的太上皇吗?他去南方究竟是为了避难还是为了建立一个小朝廷?
如果是后者,必然造成父兄的相争。从情感上来说,赵熹是铁定要支持父亲的,可从理智上来说,赵熹并不觉得父亲会赢。
退一万步来说,父亲和大哥是亲生父子,天大的错也抵不过一个“孝”字,可赵熹若是跟着去了南方,天然就得跟着父亲对抗大哥……到时候清算起来怎么办?
更何况说来说去,皇位还是只有一个,再怎么轮,和赵熹也没关系。
他就这样发着愁来到了通津门,夜色黑沉,水道上的商船也仍然络绎不绝,河岸上不断有人卸货装货。赵熹跳下车,立刻有人上来接引,赵熹跟着他们来到一处岸口,深秋的凉风簌簌吹来,赵熹打了个抖。
他问道:“爹爹圣驾至否?”
接引的内侍道:“官……道君、娘娘与诸位娘子、大王、帝姬已至船上,嘉王、益王、景王、济王及王夫人们已至,请大王先上船。”
赵熹一听:“五哥没来吗?”
目前出阁开府的亲王只有六个,加上他已经到了五个,剩下的都住在宫中,由嫔妃们带着南下,刚才内侍们说帝姬们也都到了,那么,这次南行的队伍只剩下赵炳一家了。
内侍摇摇头:“肃王还未曾来。”
赵炳的妻子怀孕了,他们走的慢点情有可原。
说这话时,很快又来了一驾马车,频频而至的马车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毕竟马车是一种很昂贵的物品,哪一家的贵人要连夜从水路离开,不怕遇见贼人吗?
赵熹内心松了一口气,这马车上想必就是赵炳。他正要迎上去,马车的帘子掀开,猝不及防露出一张瘦削的面庞。
是皇帝赵煊。
赵熹吃了一惊,接脑子里还没转出个子丑寅卯来,就先作揖下拜:“拜见陛下!”
赵煊示意身后的内侍扶了他一把,问道:“东西都放上船了么?”
赵熹低着头,看见他融于夜色的黑袍:“臣刚来,东西正在搬。”
因此,当金人跨过中山以后,兵临开封城下只是时间问题。
可在这样多不利条件之下,宋朝还是将都城定在这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水利。
不同于已经没落的西京,汴梁漕运发达,交通四方,和东南交流极为便利,通津门旁的商船络绎不绝,至晚不歇,每时每刻都为都城注入新鲜活力,正所谓“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是也。
这一天夜漏二鼓,赵熹带着余容乘车前往通津门,康履驾车,张去为自告奋勇留守东京,一路上大家都很沉默,赵熹闭着眼睛养神,脑子里翻江倒海——他并不害怕金军,不过是一个边鄙小国,仗着地利才能打到开封,等到勤王之师来临他们自动就会退兵,无非是要点钱罢了。
父亲和兄长之间猝然交替,才是最让赵熹害怕的。
这世上父子相残的少见,兄弟阋墙的却比比皆是,更何况赵煊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冷人,和兄弟们并不亲。马蹄声透过车驾传来,赵熹开始思索一个问题:他应该陪着父亲南下吗?
如果、如果……赵熹考虑到了最坏一个结果,父亲正值盛年,精力充沛,却因为金军兵临仓促传位,可他愿意余生都做一个手无实权的太上皇吗?他去南方究竟是为了避难还是为了建立一个小朝廷?
如果是后者,必然造成父兄的相争。从情感上来说,赵熹是铁定要支持父亲的,可从理智上来说,赵熹并不觉得父亲会赢。
退一万步来说,父亲和大哥是亲生父子,天大的错也抵不过一个“孝”字,可赵熹若是跟着去了南方,天然就得跟着父亲对抗大哥……到时候清算起来怎么办?
更何况说来说去,皇位还是只有一个,再怎么轮,和赵熹也没关系。
他就这样发着愁来到了通津门,夜色黑沉,水道上的商船也仍然络绎不绝,河岸上不断有人卸货装货。赵熹跳下车,立刻有人上来接引,赵熹跟着他们来到一处岸口,深秋的凉风簌簌吹来,赵熹打了个抖。
他问道:“爹爹圣驾至否?”
接引的内侍道:“官……道君、娘娘与诸位娘子、大王、帝姬已至船上,嘉王、益王、景王、济王及王夫人们已至,请大王先上船。”
赵熹一听:“五哥没来吗?”
目前出阁开府的亲王只有六个,加上他已经到了五个,剩下的都住在宫中,由嫔妃们带着南下,刚才内侍们说帝姬们也都到了,那么,这次南行的队伍只剩下赵炳一家了。
内侍摇摇头:“肃王还未曾来。”
赵炳的妻子怀孕了,他们走的慢点情有可原。
说这话时,很快又来了一驾马车,频频而至的马车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毕竟马车是一种很昂贵的物品,哪一家的贵人要连夜从水路离开,不怕遇见贼人吗?
赵熹内心松了一口气,这马车上想必就是赵炳。他正要迎上去,马车的帘子掀开,猝不及防露出一张瘦削的面庞。
是皇帝赵煊。
赵熹吃了一惊,接脑子里还没转出个子丑寅卯来,就先作揖下拜:“拜见陛下!”
赵煊示意身后的内侍扶了他一把,问道:“东西都放上船了么?”
赵熹低着头,看见他融于夜色的黑袍:“臣刚来,东西正在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