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马车的师傅见可以出发了,也就吆喝了一声,马儿就哒哒哒的走了起来。

    看着马车渐渐走远,自己爹娘却还不舍得放下帘子,依旧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这边,苏芸眼睛就有些泛酸,“嘴上说舍得,看吧,还是不舍得……”

    “那是自然!”陈大娘握着她的手笑,“你爹娘心疼你,哪里会舍得就这么回去?不过不打紧,如今光景好一些了,你们以后也可以多回去。

    又或者是接他们过来住,那都是可行的。”

    这苏家老两口啊,那才是真的爹娘呢!

    人家在丁河村的这几日,除了给自己女儿姑爷做口家乡的饭食,还会给附近的邻居送点儿东西,跟人家打好关系。

    虽说这不一定能够起什么大作用,但老话说得好啊,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将来就算是真的闹矛盾了,人家也会看在今日这点情分上不那么计较!

    可柳家那两位是怎么做的?

    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全都得罪了……

    他们连自己的后路都没想到,更别说给青山两口子留一条后路了?

    若不是村里大部分人都是比较明智的,那些被他们老两口得罪的见了青山两口子都不会打招呼!

    心里想着这些,陈大娘也就对他们两口子道,“他们跟你们住在一块儿也高兴,以后就得多回去看看才是。”

    “嗳!大娘说的我都记下了!”柳青山笑着点了点头。

    的确,自己这岳父岳母不是亲生父母,但真的是比亲生父母都还要好几分!

    他们对自己好,自己自然是要对他们好的。

    ……

    苏贵两口子回去了,苏芸两口子的生活也就回归到了正轨。

    他们该打猎的时候打猎,该采菌子的时候采菌子,这一眨眼,就到了深秋。

    深秋一到,山里的榆黄蘑越来越少,苏芸也就将主意儿打到了各种药材身上去。

    不过菌子她也还是会采,尤其榛蘑一类的,遍地都是,她每回都能采不少!

    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北方人说的小鸡炖蘑菇,指的就是这榛蘑!

    这榛蘑虽说是没有榆黄蘑那么好看,但也有榆黄蘑没有的好处。

    那榆黄蘑容易碎,也不耐保存,晒干的味道也会差很多。

    可榛蘑就不一样了,榛蘑晒得越干,就越容易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