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坤的皮鞋突然打滑,鞋底在环氧地坪上拖出两道白痕——正是红湾村新修灌溉渠的缩略图。

    他扶住立柱时,摸到某代病人刻的“正”字,积灰的笔画数正好是李连军昏迷的天数。

    黑色奥迪尾灯照亮墙角的蛛网,吴德贵却径直走向停在暗处的骡车。

    老支书从草料袋摸出个油纸包,撕开时露出泛黄的《抗洪值班表》,霉斑在车灯下化作星图。

    “上车吧。”

    周秉坤降下车窗,空调冷气惊飞了落在后视镜的夜蛾,:

    “市里安排了...”

    铜烟锅敲在车顶的脆响截断话音。

    吴德贵把值班表塞进防弹玻璃缝隙:

    “祠堂梁上第三根椽子,藏着当年您落水的胶鞋。”

    车灯扫过地库承重柱时,钢筋阴影在市长脸上织成防汛网。

    他突然瞥见后视镜里的杜梦瑶——孕妇正蹲在消防通道口,焊枪蓝光映亮她脚边散落的传感器零件。

    “红湾村变了,也没变。”

    周秉坤关车门的力度震落了仪表台香薰,琥珀色的液体在地面漫成老河道的支流:

    “就像您当年说的,抗洪的魂儿得焊死在龙骨里。”

    吴德贵甩响的鞭花惊醒了地库声控灯。

    老支书突然亮嗓唱起夯歌,跑调的音符撞在充电桩上反弹成电子合成音。

    周秉坤摸出震动的手机,锁屏照片竟是七九年抗洪集体照——年轻的他与李连军父亲肩扛沙袋,背后是如今立着基站的河湾。

    奥迪驶出地库的刹那,市长秘书突然转头:

    “领导,陈荣公司的投标书...”

    话没说完就被周秉坤抬手制止。

    后座阴影里,他正用钢笔在《抗洪值班表》背面画线,笔迹与二十年前李连军父亲标注的险工段完全重合。

    霓虹灯牌的红光渗进车窗,在文件袋投下“危房改造”字样的血色阴影。

    周秉坤摘下眼镜擦拭,倒影里吴德贵的骡车已化作地平线上的光点,与红湾村新装的北斗定位仪在夜空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