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收就是在这种躁动不安的气氛中完成的,一些事对于社员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自己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由于农业机械的普及,秋收并未受到任何的影响,这一季还是大丰收。

    但现在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不多,各种密集的信息接踵而来,所有人都知道时代要变了。

    年底,一场重要的会议如期召开。

    这次会议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会议公报发出来之后,方唯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大家进行了不下三次的集体学习。

    有人欢喜有人愁,这要是把田都分了,那大队和生产队还能存在下去吗?

    对于这个问题,方唯不作回答。会议已经确立了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调,他说什么都不对,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说。

    “接下来全国都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咱们作为育种先进集体,更应该努力奋斗,为全省提供优质高产的稻种。”

    方唯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大家飘飞的心绪拉回来。

    说一千道一万,发展才是硬道理,形式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不管怎么说,农业生产不能松懈,育种工作应该再接再砺。至于其他的,方唯人轻言微,没必要说太多。

    经过了知青回城、政策的巨变,浮躁的人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养猪场的母猪又到了产崽的时候,一共增添了3680头小猪崽,方唯决定卖出3300头良种猪。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共收入了330万元现金。

    剩下的生猪存栏数为4997头猪,其中怀孕母猪为320头、小猪崽3680头,成年猪997头。

    “支书,是不是马上要分田到户了?”

    方唯在养猪场转了转,五叔给他介绍了相关的情况,然后又问起了包产到户的事情。

    “五叔,你很盼望分田吗?”

    他没有正面回答五叔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希望个屁!你看现在大家都过得好好的,要是一下子打破了现状,大家的生活水平还不得倒退啊。”

    五叔有五叔的想法,真要是分田到户,那么队里的养猪场怎么办?

    承包给个人是一条路,只不过包括他在内,大队似乎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和实力。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具体的文件,等等再看。

    “满满,我接到了单位的电报,这两天就要回去了。”

    等他离开了养猪场,正好遇到了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