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也能赚钱,真是怪异。

    有些人根本是拖家带口的排队,大太阳底下晒着,受不住,还让自己婆娘孩子换班,你排一会,我排一会,积极的不得了。

    马上又有人说起去工坊的事,只要是灾民,人人都盼着进工坊。

    什么工坊啊,需要那么多人?

    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和一个名叫韩平的人有关。

    询问了工坊的位置,他还没看到影子呢,嘉陵城当差的衙役,有认识他的,看了他一眼,撒腿就跑。

    一盏茶的功夫都没有,嘉陵城的知州庄典,通判袁郛,带着一帮子捕快,呼啦把路堵住了,来势汹汹的模样。

    庄典皮笑肉不笑:“陈知州怎么那么有空,竟然来我们嘉陵闲逛,是有什么事吗?”

    韩平的存在,会让嘉陵的政绩异军突起,在这个灾情爆发的节骨眼,其他地方,早就糜烂了。

    唯有嘉陵蒸蒸日上,今年的税收比丰年都要高。

    这种秘密必须尽可能的守住,韩平这个人,更是要牢牢把握住,既怕贼偷,也怕贼惦记。

    “庄知州,听说你们这里有个韩先生,济世安民,建造工坊,收容了许多灾民,本官最喜欢结交的,便是此等贤达,所以过来拜访。怎么?莫非庄知州要阻拦我吗?”

    对方这么兴师动众,陈文灿心底更是明亮。

    果然庄典,袁郛这两个三甲废材啥也不是,是别人找到了救济灾民的办法。

    关键就在这个韩平的身上。

    “非也非也,不是本官要阻拦,只是这一代盗匪猖獗,正在严查,所以闲杂人等,不得通过,还请陈知州多多体谅。不如,我不去琴川,你也别来嘉陵,咱们还是相忘于江湖吧。”

    嘉陵最大的秘密,能让你知道吗?

    到手的前途和飞黄腾达,又怎么能拱手让给你?

    庄典都想到了,将来的某一天,他已经是刺史了,陈文灿还是知州,到那时,岂不是美妙至极?

    “庄知州这个话未免太见外了,咱们怎么也是一榜同年,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叫你一声年兄。”

    一般来说,同榜进士之间的关系,格外亲近,年兄年弟之间互相提携,互相进步,也是士林佳话。

    之前庄典不是没想过,和陈文灿处好关系,奈何陈文灿根本看不上他这个三甲出身。

    现在图谋不轨,提什么年兄年弟,庄典的白眼,快要翻到天上。

    作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他也格外的不愿意和别人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