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他也只是想在自己两头不能兼顾时,占些便宜。

    夺回历城,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南燕是以后燕余部为基础建立的国家,手上实力并不差,慕容德狗急跳墙,刘道规也不好受。

    灭一国的难度绝不是攻破几座城池那么简单。

    “那咱们就快快退兵,不瞒你说,我去年娶的两房小妾,还没怎么暖被窝呢。”刘遵嘿嘿笑道。

    刘道规斜了他一眼,“我说过现在就退兵吗?”

    刘遵一愣,“又不退兵了?”

    高珣倒是反应过来,“都督是想消耗南燕国力!”

    “不错!”

    大战打不起来,也不能就这么退兵,慕容德八九万人马聚集在历城,至少一万骑兵,粮草消耗远在己方之上。

    眼下快到春耕之际,国中农作必受影响。

    对南燕这种小国,耽误春耕是致命的。

    彭城有刘穆之运筹帷幄,刘道规不用担心后方。

    两个势力争锋,不仅比战力,还要比国力,刘道规不相信慕容德的治理能力能超过自己和刘穆之。

    慕容德登基称帝以来,并未有过什么政绩。

    他跟慕容垂如出一辙,打仗是一把好手,其他方面平平无奇。

    拓跋珪都在“计口授田”,刘道规先是“占田”,尔后设置府兵制,耕战一体,养兵于田。

    慕容德吸收了大批后燕遗部,也将后燕的各种弊病带到南燕,还是那套宗室掌兵,分镇一方的局面。

    刘道规个人觉得,前燕后燕快速覆灭,与这些举措脱不了干系。

    宗室与豪酋之贪婪,绝不在江左士族高门之下。

    亏得青州土地肥沃,辟闾浑留下了些家底,不然慕容德日子更难过。

    与之对比,拓跋珪高明太多了,在普天之下都不把底层当人的形势下,他弄出计口授田之策,直接将土地分给平民。

    虽然此策可能是他麾下谋臣鼓捣出来,但他敢推行下去,其魄力也算旷古绝今。

    一个君主最重要的品质并非谋略,而是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