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亲热的不得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年头士族讲门第,寒门庶族重籍贯,只要是乡邻便会异常团结。

    衣冠南渡已经七十多年,京口侨人早已经融为一体,自从出了一个刘牢之后,彭城刘氏声势大涨,声望最高。

    “多谢诸位。”刘道规感激不已。

    还是跟这些耿直汉子相处轻松一些。

    高珣带着众人去了。

    刚才觉得这些人衣衫褴褛,没有半点北府精锐的样子,但现在觉得这种扮相反而更容易打探到消息。

    乞丐更能遮人耳目。

    “我们怎么办?”刘遵见众人离去,闲不住。

    “双管齐下,他们忙他们的,我们忙我们的,去询问军户。”

    征虏将军府名下的军户一共四千,集中在盐渎、淮浦二县。

    按说这两县河网密布,水土肥沃,加上士卒屯垦,养活整个征虏将军府不难。

    只是两县境内还设置了兖州、冀州的侨县,辖区互相重叠,你中有我中有你,还有这两年南下的流民,聚族而居,村落星罗棋布,横亘在原野之上,将原有的耕田水渠都破坏了。

    在几个老卒的带领下,刘道规一行人方才找到了军户。

    他们种出来的粮食八成都被各衙门收上去了,留下来的不足两成。

    都已经是深秋了,很多人连衣服都没有,披着草席光着脚丫,眼神茫然而无措,带着这时代惯有的憨厚。

    不过身材竟然比征虏将军府的士卒健壮。

    刘道规大为惊异,这年头的人普遍吃不饱,动辄挨饿,看他们的日子似乎过得还不错,脸上没有菜色。

    “参军有所不知,盐渎靠海,我等时常下海捕鱼,方才不至于饿死。”村里的里正也不隐瞒。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士族高门能垄断山川河湖,却垄断不了大海,也挡不住他们下海求生。

    而且出海的风险极大,高门子弟受不了这种苦,还是窝在陆地上,躺着压榨境内百姓舒适一些。

    “天师道在海岛上都建了城池,开田种稻,下海捕鱼,逃亡的军户不愿投奔胡人,便去投奔他们。”另一个稍年轻些的军户说道。

    “天师道?”刘道规心中一动,这些人简直无孔不入,哪里都有他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