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臣认为,陛下不应该罚,还当赏,如此忠君之士,倘若不仅没功还有过,岂不惹人心寒?以后谁还敢舍命维护陛下,行忠君之举?”

    “陛下应当赏之,以此作为楷模,日后才会有更多忠义之士效仿!”

    仁武帝气笑了:“以你之见,他周明礼杀了邕王,不仅没过,还有功了?”

    “正是!”

    仁武帝大怒,“岂有此理!你们这是要陷朕于不义!都知道周大人的意思就代表了朕的意思,如此罔顾圣意,先斩后奏,让天下人知道,岂不人人皆以为朕是心狠手辣之辈?周明礼,你可知罪?!”

    周明礼沉声道:“臣知罪,但臣不后悔!”

    内阁大学士郭翰明白,是自己该发言了,于是他张口高呼:“陛下息怒!臣以为,佥都御史之言,有些道理,请陛下三思。”

    邵泰不仅没退,还往前跪走两步,一副悍不畏死的模样:“陛下!”

    “常言道,救命之恩当滴水相报,如果陛下要因为这个处置周大人,岂非也成了背义负恩之徒?不用天下人,只满朝文武,背后都要取笑陛下忘恩,请陛下三思!”

    其他人顿时怒目而视。

    谁特娘的要在背后取笑陛下了?

    都御史卜大同没好气的看了一眼邵泰。

    知道他是个棒槌,但怎么就攻击起来敌我不分呢?

    他站出来谏言:“陛下,周大人虽然先斩后奏,但也情有可原,再加上曾救驾有功,是该从轻发落。”

    何常紧追不放:“这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他犯了错,就该罚!如果轻拿轻放,置皇室威严如何物?”

    一旁的宗室,年纪最大,辈份最高的老王爷也开口:“就此放过,以后人人效仿,我皇室之人岂不是犯了错,不等定论就任人宰杀?尊严何在?”

    仁武帝脸上的怒气一滞,沉思不语。

    这时,年过半百,位列三公之一的方荀沉稳开口:

    “启禀陛下,周大人此举情有可原,罚的话只怕要令一众忠君之人寒心。但不罚,又实在无法服众,如此说来,陛下不如罚他三十大板板,让他回家闭门思过吧!”

    他一开口,其他人顿时觉得这样也还能接受。

    总比再赏了周明礼强。

    方荀年纪大了,一直秉持着中庸之道,会这样说仁武帝并不意外,他大手一挥:“来人,将周大人带下去,打三十大板——”

    ·····

    散朝,邵泰特意落在最后面,步子迈的沉稳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