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农场的知青点最多再安排七八人,也就是说还有二十来人需要另外安排。

    现在建房肯定没可能,只能考虑安排到居民家中。

    “奶奶的,谁家有空房啊。”

    作为生产大队长的张胜利很清楚。

    这年头谁家要是没有五六个子女,那都是人口单薄。

    所以别看农场房子破旧不堪,可是家家户户都是住的满满的,甚至一家三代住一个大火炕的都有。

    为什么?

    不就是他娘的没有多余的房子住嘛。

    还有前段时间,为什么只有一队,二队,八队三个生产队接收前来的劳改犯?

    就是因为只有这三个生产队有空房。

    结果你告诉我,现在需要安排二十人的安置问题,怎么不让他头大。

    不过,终究还是要安排的。

    张胜利皱眉想了一下,然后把其他七个生产队长叫到一边。

    “咱们农场的情况你们都知道。”

    “你们说怎么安排?”

    七个生产队长闻言,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默不作声。

    张胜利叹了一口气。

    他就知道是这么个情况。

    农场一开始接受知青插队,建设知青点的时候,农场里的上上下下都是兴奋的,期盼的。

    一来确实新鲜。

    那可是城里人,一个个都是读过书、上过学的有人。

    来自己这里插队干农活,谁不稀罕?

    二来是农场的劳力,实在欠缺严重,需要补充。

    所以当时他们可是专门用了心,才做好上面的工作,在农场建立的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