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收重税,为的就是避免工业化早期压榨工人及农民的老路子。

    他还有足够多的时间,来为大明朝积累财富,不用急于一时。

    想到这里,朱高煦将思绪从财政方面抽回,不免询问起内廷的情况。

    “户部每年拨二百万给内廷,内廷又有报刊赚钱,现在岁入几何?”

    “算上各国使臣的朝贡,约二百四十万贯。”郭琰一边为他揉捏肩膀,一边笑着回答道:

    “父亲那边的一百万贯是不能削减的,内廷和外廷的宫女、太监支出则是二十万贯左右,算上饭食和衣食住行内廷每年用度在六十万贯,内帑之中已经积存七百万贯了。”

    内帑是皇家的私房钱,经过朱高煦改制后,除了营造陵墓、以及各类大典的花费是国库承担外,整个紫禁城和所有皇家园林、宫殿的花费都由内帑出钱。

    不过朱高煦即位后,除了保留西苑和大明宫的宫殿土地外,其余的土地和猎场都均分给了百姓来恢复生产,开销也自然小了许多。

    现在为皇家所经营的,主要就是北京的动物园,以及天下报刊这两项。

    前者基本不赚钱,后者每年能保持四十万贯的岁入。

    算上户部每年拨给的二百万贯,这家底也算殷实,九年下来积攒了七百万贯之多。

    “这些年跟着我,也倒是苦了你了,其实你可以多花销一些,毕竟你是皇后。”

    朱高煦握住郭琰的手,真情实感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郭琰闻言摇摇头:“坤宁宫每年拨三万贯,这钱已经足够多了,何来没有享受这一说?”

    “倒是陛下这些年过得略微简朴了,理应增加些开销,即便是赏赐大臣也能得到些大方的名声。”

    “呵呵,他们比我有钱……”朱高煦苦笑摇头,确实他下面那群人比他有钱太多了。

    念在昔日情分,他不会对这群人下手,可日后新君即位,那时候他就保不住这群人了。

    朱高煦想到了朱瞻壑,故此叹气道:

    “东宫那边,每年定额二十万贯吧,他也需要赏赐下面的官员,他比我需要……”

    第521章西方来敌

    “砰!”“锦衣卫、西厂办案!”

    炎炎盛夏,破门之声成为了江南的主旋律。

    七月初,得到调令的王骥很快来到了浙江,并在与江淮熟悉过后,便直接调动锦衣卫和西厂开始了对颜李残党的追查,以及对当地大商户的盘查。

    这些大商户表面与江南的守旧派交往密切,但实际上也和新政派眉来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