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望远镜,杨展看了一眼停摆的火炮阵地,回头询问崔均:“火药和铁炮弹还需要多久运到?”

    “以民夫的脚力,估计得等到深夜了。”崔均不假思索的回答,杨展也颔首道:

    “弹药一到,立马继续展开炮击。”

    “另外派人通知郑正使,让他收集铁料和铁匠,将它们熔炼为铁炮弹,此外民夫只需要运送火药就足够,用脚力运送炮弹实在太慢了。”

    杨展说罢,便走向了已经搭建好的营垒,崔均也及时传达了消息。

    很快,天色渐黑,夜色下的安南胡氏大虞朝显得岌岌可危。

    各地消息都快马送抵了升龙城,这让胡季犛不得不在深夜将群臣召集勤政殿。

    他穿着中衣,外面简单的披着袍子,着急的来回渡步。

    殿内的群臣也个个面如死灰,因为他们都清楚清化被围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孤早该想到,明军既然能利用水师拿下南京,当然也能渡海截断我军后路,是我失策,是我失策……”

    胡季犛的声音焦急,自称也从称孤道寡变成了一般的我。

    他个人并不善于战事,只是善于驱使诸将。

    早年征讨占婆之所以成功,也不过是占了安南冶金技术比占婆厉害,铁产量比占婆高罢了。

    只是这些优势在面对明军时反而成了劣势,明军的火炮威力让胡季犛至今不敢回想。

    就京北、清化的来信看来,两地城防已经岌岌可危,城破也就在这几日。

    京北还好,倘若真的被攻破还有多邦城,还有红河……

    可清化一旦被攻破,那他就真的完了。

    只是他又能怎么样?

    宣光的兵马现在调遣是来不及了,升龙和多邦城的兵马又不足一万,京北镇兵马又被明军包围。

    此时此刻,他的大虞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而这距离开战不过六日。

    明军的实力远超胡季犛想象,他明明已经研究过沐春对麓川、云南土司的作战,料定了明军会在谅山和王弄山吃瘪很久,然而这两地甚至都没有坚持超过三天。

    “陛下,臣建议迁都沱江镇兴化。”

    “臣附议”

    “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