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走出坐下,朱高煦则是拿着圣旨走上前。

    “啪!!”

    锦衣卫的净鞭声炸响,武官们好似收到了讯息,纷纷跪下作揖。

    “以下七人,共获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

    朱高煦拿着圣旨唱礼,同时念出七人名字。

    “英国公张玉,左军都督府右都督。”

    “成国公朱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

    “淇国公丘福,中军都督府右都督。”

    “越国公杨展,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辽国公孟章,后军都督府左都督。”

    “沈国公王义,前军都督府右都督。”

    “宁国公陈亨,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对于受封公爵的七人,所有人都没有太大意外,毕竟这次靖难之役中,他们七人功劳最伟。

    只是功臣们毕竟属于燕府和渤海两派,因此都对对方的功绩有些质疑。

    这种质疑,主要还是以渤海质疑燕府为主,毕竟渤海打下的地盘最大,还直接拿下了京城。

    相比较之下,燕府虽然也杀敌近十万,但始终难以压过渤海。

    好在目前众人还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所以他们都将目光放到了接下来的册封之上。

    在接下来的册封之中,燕府张武、陈圭、郑亨、孟善、火真、王忠、徐忠、张信、李远、谭渊等十人受封侯爵。

    渤海的崔均、陈昶、徐晟、塔失、多尔和齐、尼玛察、塔剌赤、房宽、陈瑄、杨俅等十人受封侯爵。

    再往下,燕府的郭亮、房胜、谭忠……等十五人受封伯爵,渤海的郑峻、陈懋、孙铖、胡纶等十五人受封伯爵。

    很快,七个国公、二十个侯爵、三十个伯爵的册封结束。

    对于靖难之役功臣和兵卒的封赏,也在朱高煦旨意宣读结束后发放。

    面对那一件件赐服和爵位的金印,所有人都目光灼热。

    瞧着他们,朱高煦想到了南边错过这次功劳的傅让、张纯、林粟等人,不过很快他又嘴角勾勒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