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一定恨老朱,但一定恨朱允炆。
只要朱允炆把该做的事情做了,朱高煦不相信傅让会不帮自己。
“这一仗打完,估计又有许多兄弟要擢升了,你自己好好考虑下。”
最后提醒一句,傅让便转身下了箭楼,只留下了朱高煦一个人。
瞧着他离去,朱高煦也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会。
对于眼下的自己来说,每一次出征并获取战功,都是朝廷削弱自己实力并掺水的机会。
上次吉林之战,三分之一的武官出走,而这次,恐怕被升职调迁的也不会少。
其实不用傅让提醒,朱高煦也知道打胜仗不利于现在的自己,不过他并不担心。
朝廷能往渤海军掺水,他也能通过升职调迁来往朝廷掺水。
哪怕这一战过后,朝廷往渤海军塞入再多武官,可只要基层士兵的属性不变,朱高煦就有自信能继续掌握渤海军。
历史上朱允炆还不是往燕府三护卫掺水,并把燕府三护卫调到了开平,可是结果呢?
当三护卫的士卒们得知自家殿下起兵时,他们毅然决然从开平卫跑回北平,这才让朱棣有实力击败耿炳文。
燕府兵卒能如此,渤海兵卒难道就不行吗?
更何况,渤海的兵卒可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朱高煦往箭楼之下的护卫兵卒看去,他们之中许多人都是归化的女真人,尽管从去年开始学习官话和汉字,但能够流利说官话的并不多。
更何况,对于这些女真兵卒,朱高煦可是没有一点克扣,尽数按照汉人兵卒的标准对待。
若是换个人,那他还能如自己一般,把每年开垦的几十万亩耕地,一丝不保留的尽数均分给他们吗?
哪怕他敢,可也得朝廷之中的那群家伙愿意才行。
渤海的模式,除了老朱和自己,其它人很难批准继续下去,毕竟渤海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朝廷不断支援粮草的情况下。
因此不管是停止粮草供应,还是停止均分土地,这些决策都会让生活在渤海的军民感到落差。
只要自己对渤海军民足够好,给予足够多的利益,他们便很难遭人策反,这才是朱高煦的底气。
当然,他也不是绝对的自信,所以他才会让孟章在黑水城招募女真人,并锻炮铸枪。
“也不知道他进行如何了……”
朱高煦想到了孟章,心里想要返回渤海的想法也开始高涨。
只要朱允炆把该做的事情做了,朱高煦不相信傅让会不帮自己。
“这一仗打完,估计又有许多兄弟要擢升了,你自己好好考虑下。”
最后提醒一句,傅让便转身下了箭楼,只留下了朱高煦一个人。
瞧着他离去,朱高煦也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会。
对于眼下的自己来说,每一次出征并获取战功,都是朝廷削弱自己实力并掺水的机会。
上次吉林之战,三分之一的武官出走,而这次,恐怕被升职调迁的也不会少。
其实不用傅让提醒,朱高煦也知道打胜仗不利于现在的自己,不过他并不担心。
朝廷能往渤海军掺水,他也能通过升职调迁来往朝廷掺水。
哪怕这一战过后,朝廷往渤海军塞入再多武官,可只要基层士兵的属性不变,朱高煦就有自信能继续掌握渤海军。
历史上朱允炆还不是往燕府三护卫掺水,并把燕府三护卫调到了开平,可是结果呢?
当三护卫的士卒们得知自家殿下起兵时,他们毅然决然从开平卫跑回北平,这才让朱棣有实力击败耿炳文。
燕府兵卒能如此,渤海兵卒难道就不行吗?
更何况,渤海的兵卒可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朱高煦往箭楼之下的护卫兵卒看去,他们之中许多人都是归化的女真人,尽管从去年开始学习官话和汉字,但能够流利说官话的并不多。
更何况,对于这些女真兵卒,朱高煦可是没有一点克扣,尽数按照汉人兵卒的标准对待。
若是换个人,那他还能如自己一般,把每年开垦的几十万亩耕地,一丝不保留的尽数均分给他们吗?
哪怕他敢,可也得朝廷之中的那群家伙愿意才行。
渤海的模式,除了老朱和自己,其它人很难批准继续下去,毕竟渤海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朝廷不断支援粮草的情况下。
因此不管是停止粮草供应,还是停止均分土地,这些决策都会让生活在渤海的军民感到落差。
只要自己对渤海军民足够好,给予足够多的利益,他们便很难遭人策反,这才是朱高煦的底气。
当然,他也不是绝对的自信,所以他才会让孟章在黑水城招募女真人,并锻炮铸枪。
“也不知道他进行如何了……”
朱高煦想到了孟章,心里想要返回渤海的想法也开始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