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

    陈远披着外袍出去,陈世安和幺叔也穿上衣服跑出来,手上还拿着火把,带着隐隐约约的火光。

    “公子。”

    陈远接过火把照了过去,就看到王先知黑着一张脸,站在了茅厕的中间。

    村里的茅厕都是盖着一个小房子,茅厕的两边由木板做成,人蹲在上面如厕即可,不比小镇之中的恭桶来的方便又洁净。

    当王先知被大家捞出来时,已经晕了过去,贵公子根本就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难受也是情理之中,就是普通人遇见这件事也要恶心个十天半个月的。

    “我以为里面有恭桶,直接蹲了上去却不想摔到了里面,还好坑比较浅,不然我淹死在里面了。”

    王先知想起来都后怕,恶心的是饭都吃不下去。

    “王公子吃不下去饭,你且去买点白面,我给他蒸点馒头吃,甜滋滋的,再去周叔家挤一点羊奶,怎么说也要让他吃点东西啊?”

    王氏叫着幺叔去弄羊奶,幺叔点了点头,立刻往出走着。

    反观房中的王公子,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拿起书看着,准备学王阳明格物。

    “你就吃点吧,我小时候也掉进去过,只要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呢?这掉进去也未必是坏事,正好能让你知道粮食的珍贵,不轻易浪费,免得流水似的食物送过去,只吃那么一两样。”

    “你别说了,现下我看到吃的都恶心。”

    王先知恶心了三日之后终于肯吃饭了,这让一直着急的王氏放下心来。

    “先知啊,我还给你摘了一些柿子,这些柿子都是屋里种的,可能不如外面的好吃,但是这个时候吃柿子就是吃个新鲜,你和阿远是读书人,虽说是开乡下体验一下辛苦,但也真不能把自己累坏饿瘦了。”

    王氏十分温柔的将柿子塞在王先知的手里,王先知看着忍不住笑了笑,看着王氏就想起了自己的娘亲,同样的温柔,爱子如命。

    想到此处,他的眼圈有些发红,毕竟从前还是多般对不住娘亲的,时常对她大喊大叫行忤逆之态。

    “婶婶,你对阿远真好,只可惜我们二人过几日就要离开城镇前往苏城了,在这一亩三分地中纵然有大才,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坐井观天罢了,出去了之后有更广阔的天地,有更好的前程。”

    “哎呀,你们两个出去我高兴还来不及呢,阿远从小就喜欢看书,只可惜那时候书都给了玉堂,若是我早知道他有从文之心,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他读书的,着实可惜。”

    王氏说起这些,便拿出手帕擦拭着已经微微湿润的眼角。

    “婶婶,英雄不问年龄,刘邦知天命之时才打败项羽做汉朝皇帝,姜太公在七十岁时还一事无成,后遇见周文王辅佐两代明君,成就周朝大业,刘备虽贵为皇叔早年却颠沛流离,四十六时得诸葛亮辅佐,五十九岁才称帝,成大器者,不怕年龄晚矣。”

    经过王先知这么一番安慰,王氏终于露出了笑颜,站在一旁听着的陈远倒是未曾觉得多煽情,原主小时候是喜欢看书,可是喜欢看的都是什么《红楼梦》,《儒林外史》,倒不是说这些书不好,是这些书不科考。

    待了短短两日,王先知便觉得自己从前说的想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日子,极为可笑又无耻,简直是无耻之极。

    村中人有多少都过不上他这样的日子,他嫌弃这嫌弃那,纯属无病呻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