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怀生打开系办门时,天sE还未完全亮。他是系上最早来的教授之一,一如他在学生时代的习惯早起、准时、准确。

    但今天的他不一样。

    他手里握着那两封信,眼圈微青,步伐略显急躁。电脑开机的嗡声刚响起,他便立刻登入校务系统,接着将外接y碟cHa入主机,启用一个许久未动的资料夹:S59计画总档

    这是他曾亲自建立、管理并上锁的封存档案。里面包含三十天的观察录影、每位受试儿童的行为记录、心理评估报告,以及完整的点名与出入纪录。

    他打开资料表。

    Excel的画面自动展开一串熟悉的栏位名称:

    名称代号、受试代码、出生日期、参与日数、观察特徵备注、进场编号

    S-1到S-12,每位都有三十天的完整纪录。

    唯独栏尾,多了一个空白行。

    没有代码。

    没有出生资料。

    只有「进场纪录」一栏,赫然写着:

    出现次数:29/30

    顾怀生倒cH0U一口气。

    他从来没输入过这一行数据。更别说这份Excel档是由他本人最後更新锁定,当时确认一切无误後便列为封存,交由资安人员设定读取保护。

    他双击那一行旁的注解格,跳出一行字:

    「该样本不具登录资格,因无正式收容资料。视为观察外实T,纳入b对参数B组。」

    观察外实T?

    b对参数?

    这段文字不是他的措辞,更像是林教授的风格简短、冷静、去人X化。

    顾怀生坐直身T,快速搜寻资料库中是否有「参数B组」的完整说明。

    找不到。

    除了这一行暗示X文字,整份资料毫无其他纪录能指认那名孩子的真实身分。

    他重新播放【S59-D29-B_side.mp4】,将视角放大至画面左侧的那张椅子第十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