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殿下代臣妾禀告太上皇。”

    朱元璋听说了徐妙锦的意思,便来到东宫的暖阁,暖阁四处紧闭,地龙很热。

    徐妙锦穿着礼服,站在朱元璋的面前道:“孙媳妇感念太上皇心意,文基还太小,不足以册封皇太孙,应该过几年才是。”

    朱元璋皱了皱眉,他还是头一次看到不愿意接受皇太孙册封的女人,便摸了摸胡子说道:

    “徐家丫头,咱这么做,也是希望早早确立皇太孙,有何不可?你若是说的出让咱信服的意见,咱就同意你的要求。”

    “回禀太上皇,孙媳妇以为,若是将文基册封为皇太孙,今后他从小便有了皇储的身份,名声太燥,不是好事。

    孙媳妇希望能将他好好的磨练,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该让文基从小处一步一步做起,而不是顶着太孙的名份好逸恶劳,对文基的心智,处事都会有影响。”

    朱元璋道:“做了皇太孙,到时候自有宫里的老师教导,哪里还怕玉不琢不成器呢。”

    徐妙锦道:“若一味读书,只怕成了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坐在宫里被人蒙蔽也不知,成大事者,需要沉淀,让他过早便做了皇孙。

    看起来是恩宠,是风光,却少了许多打磨的机会,反而会将他养成目空一切的孩子,骄傲自满不可取。”

    见朱元璋不说话,徐妙锦再次躬身行礼:“孙媳妇谢太上皇恩宠,孙媳妇请太上皇收回恩赐。”

    朱标久久不语,但细细想到朱允炆的事情,反而有些动摇,便上前对朱元璋道:“爹,此事可以缓一缓。”

    “皇爷爷,那就缓一缓。”周乾也开口劝道。

    “成吧,咱被你们这些小辈还给拿捏住了。”朱元璋脸上带着无奈。

    “不是我们拿捏的住,是皇爷爷你在让着我们。”周乾笑着说道。

    朱标看了眼站在旁边的徐妙锦,对周乾道:“先带太子妃回内殿去,免得吹了风,落下病根就不好了。”

    朱元璋笑了笑:“咱也得回去,还是皇庄的暖炕舒服,到时候把那孩子带来,咱帮你们带带。”

    朱标道:“爹,要带也是我这个做爷爷的带啊,您,就别跟我抢这差事好吧。”

    朱元璋眼睛一瞪:“怎么?你还想跟咱抢这点儿乐趣?”

    朱标尴尬一笑,连忙道:“儿子不敢。”

    对于朱元璋,朱标现在就是本着不惹自己老子生气的标准来的,所以顶嘴也不可能。

    周乾道:“来人,速去调侍卫和仪仗送皇爷爷回去。”

    朱元璋义正言辞道:“你何时见过咱摆大阵仗啊,咱当初带着徐达他们出去时,你还没出来呢。”

    除了朱元璋,历史上还有那个皇帝退休了跑去睡土炕,种地的,恐怕也就只有这洪武大帝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