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天皓体会了人生百态,感悟了生死意境,修习了书法之道,他已然能够察觉到,一种元婴好似要飘然欲飞的感觉,渐渐在他的身体内外出现。

    元婴欲成神,这种征兆,代表着钟天皓具备了化神的资格。

    他以书法入道,而今书道大成,他的道,也即将圆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世间万物皆有道,书法、便是书道!

    书道的含义基本等同于书法,但它不单纯强调书写的技法,也包括修身、养生、悟道等方面的含义。

    而在钟天皓的这场化凡之中,他便是借助书道,以道寻道,寻找到他自身的道路,提升元婴心境,感悟仙凡之分,最终破境而出,元婴成元神,成就……化神!

    化神亦叫做半神,因为元神的存在,修真者即便肉身被毁,只要元神能够夺舍,便如同重生,这

    等手段,堪称逆天!

    而化神的实力差异,也是所有修真境界中,最初始的分界点。

    这一切,正是因为修士一旦达到化神之上,那么其修真的基础,便会从资质,转化至悟性,以感悟天道为重点,以运用天地之力为伊始。

    悟性,是化神境以上的修士,最重要的底蕴。

    钟天皓还曾记得,当初自己刚踏入修真之时,师尊灵农曾经说过,天资只是次要,悟性、才是至关重要

    的!

    直至此时此刻,钟天皓才真真正正的明白,此言非虚。

    在这三年来,钟天皓带着狗蛋,走过了无数座城市,领略了无尽风光,见证了各种凡尘俗事,感受了人生百味,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唐国。

    千山万水,脚步丈量方知阔;天地乾坤,百味尝遍才知真!

    在这途中,钟天皓也曾痴缠上古色古香的静谧安逸,曾贪恋上那种淡而不俗、静而不寂的朴实纯美,曾倾慕上深林古刹的清幽简约,曾想做一位舒适安静的居士,怀揣悠然心,且歌且欢。

    这种难得的生活,若非化凡,哪怕穷尽修士一生,也许都难以得到实现。

    又一年之后,唐国曾经的明皇,如今的太上皇,在忧郁寡欢了六年之后,病逝长安。

    宣皇下诏,举国同悲,发布国丧,天下吏人,三日释服。

    不过,这一切都与钟天皓无关了。

    如今的钟天皓,已经带着狗蛋,回到了青州城,回到了当初居住的那间茅屋,那个最开始的地方。

    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