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晚上做好吃的!对了,我也做了月饼,你要不要尝尝?!”第1896章 中秋3打从李金凤知道,陆建国已经猜到自己有空间的事儿之后。李金凤胆子大了不少。有时候拿些甘兰没有,江北供销社才有的糖果出来,当着陆建国的面,给家里三个娃娃吃。陆建国瞧见了,倒也没说过什么,不过那些外包装,倒是被他销毁的干干净净的。李金凤自己做的月饼,模具来源也不好解释。不过陆建国不会问,李金凤也不怕。八个月饼,她和孩子们吃了四个,剩下四个,李金凤全给了陆建国。他本来就没吃早饭过来的,四个月饼下肚,总算是不饿了。陆建国一回来,李金凤要轻松很多。孩子可以给他带,李金凤只要做做饭。哪怕是洗衣服这种事儿,她也可以不用沾手。李金凤整理陆建国带回来的东西时,想到了一件事儿,“你说我要不要和大家一起干活儿?”虽然李金凤的户口,还在江北。但她是可以和队员们一起干活儿,一起领工分,一起分粮食的。并且明年开春,洪队长会给李金凤划一块两分的自留地。她家没有那么多拖家带口的人,自留地两分种些蔬菜瓜果,足够了。有了自留地,她以后从空间里拿蔬菜瓜果,也方便。“不用!”“可……”“我能养你和孩子们。”陆建国带李金凤来甘兰,不是让他吃苦的。他在家的时间不多,如果去下地,她会很辛苦。李金凤见陆建国态度坚决,索性也不坚持了。还是过了这两年再说,而且孩子们还小,在陆家的时候,有老爷子,有娥姐她放心。交给别人,一天还行,十天半个月,李金凤还真不放心。“成吧,那就先不去了!反正就在家里做米虫,等你养着。”李金凤笑眯眯的开口。晚饭李金凤下了血本,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羊肉泡馍,羊肉汤,光是这两个,味道就能香的人直掉口水。 三个孩子,包括陆建国,都在等着李金凤喊开饭。李金凤拿了一个羊肉泡馍,切成四份,一个人一份。孩子们主要吃羊肉,陆建国吃馍,就这样,暂时垫了肚子。等所有的菜都弄好了,大家在一起上桌吃饭。喝着美美的羊肉汤,吃着自己做的羊肉泡馍,再吃上几口菜,这日子,简直是幸福!吃完饭,收拾完,再给洪队长,村支书,还有妇女主任一家送两个月饼过去,天也差不多黑了,月亮升了上来。李金凤和陆建国,还有三小只在院子里赏月。李金凤告诉三个孩子,今天还是陆老爷子,他们曾爷爷的生日。团团年纪最大,李金凤一提醒,就想起了去年月亮最圆的时候,他亲了曾爷爷的。“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回去看曾爷爷啊,团团想他了。”不只是曾爷爷,还有娥奶奶他们。“还要几年!”李金凤摸了摸团团的脑袋。她不习惯骗小孩儿,也不希望三个小孩儿,学会说谎话。至少,小的时候不可以,长大了,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第1897章 委以重任(1更)“几年?”重复李金凤话的,是圆圆。他倒也不是故意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简单的跟着鹦鹉学舌,偏偏那语气,还带了几分疑惑。不过李金凤还是认真的回答了他的问题:“大概再过四个中秋,我们就回去看看曾爷爷和娥奶奶他们。”只希望,这几年的时间,一切平安顺利。陆家的人,安安全全,健健康康的。一旁的陆建国,倒也没有将李金凤这句话,放在心底,只以为李金凤是随口说的。直到四年后,陆建国偶然回想起这句话,又感觉,多了另外一番滋味。……中秋节后,陆建国又去工作了。李金凤每天带着三个孩子,有时间的时候,就给大队里的人,帮帮忙,干点活儿。工分是赚不到了,不过倒是和大队的人,关系越来越好。差不多入冬的时候,洪队长突然找到李金凤,倒也没别的事儿。大队里没几个念书的,就算念书,也就在公社小学里念了个小学,连自己的名字都才学会几天,算不得文化人。可上头要学习这个,学习那个,少不得要找个文化人,至少要会认字儿的。刚好李金凤这个外来人,看起来像念过书的,所以洪队长就厚着脸皮上门了。 一开始,还不好意思说,支吾半天,才问李金凤识不识字儿。李金凤道:“叔,不瞒你说,学我一天没上过,不过后来跟着我男人去了城里,倒是学了几个字儿,您有什么事儿,尽管提,只要我能做到。”李金凤对外,一直宣称自己是南方农村出来的,嫁了人,才跟着男人到了城里。加上她干起农活儿来,很是利索,不比本大队的农妇差,倒也没有人会怀疑她说的话。“也不是别的事儿,就是上头组织学习宣传思想,俺们大队,没一个顶事儿的,就想着找你帮帮忙。不过你放心,这件事儿,算是俺们大队的事儿,你去学习,回来宣传,俺一天给你加十个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