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微微笑道:“江苏确实是好地方,明清两朝人才最盛,不过别人去的,你却去不得!”
孙元起有些纳闷,瓮声问道:“那为什么?”
“因为你是江苏人呗!”老大人直截了当地回答道,“本省人不能在本省为官,这是惯例!所以你不能去江苏。至于直隶、山东,却又不如湖北了。”
“这又为什么呢?我可听说,直隶总督作为大清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可是被称为‘疆臣之首’的。为什么直隶反而不如湖北?”孙元起来清朝这么久,还是知道些官场皮毛的。
老大人捋着胡须:“百熙,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首先,直隶地处京畿要地,皇亲贵族多如牛毛,为官最是不已,湖北则不如。其次,直隶总督袁项城,老夫与之无甚交情,而湖广总督张南皮却过从甚密。第三,你初到官场,不免有错乱之处,一旦忤逆上官,以后便难以上进。袁项城如今不到五旬,仕途还长;而张南皮已年近七旬,纵使有抵牾处,你也熬得过去。还有一点,就是从光绪三十年,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事,换句话说说,湖北只有半个巡抚,较之他处更易为官。所以在老夫眼里,湖北才是最好的!”
孙元起这才明白,老大人为了推自己上去,可是煞费苦心!旋即又想到一个问题:“叔祖父,提学使是哥什么官?我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
老大人点点头:“以前自然没听说过,因为这提学使乃是最近新设立的。不过,在此之前你总该听过学政吧?”
“是。”孙元起不仅听过学政,还和甘肃学政叶昌炽打过交道呢!
“如今这提学使,便是从前的学政。”老大人解释道,“之前的学政,是保持京官品秩,以钦差大臣的省份到各省提督学务。这样一来,作为钦差的学政,便和总督、巡抚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有事情也不能直接禀报;而且学政在省里属于外来人,与地方上不好呼应。现在新设学部,各地官立、公立、私立学堂日新月盛,不再像以前那样,几年才要考一回试,所以就改学政为提学使了。”
孙元起这才明白:原来就像那帮翰林官所念叨的,自己外放做了学政。
“这提学使乃是正三品,执掌省内教育行政,稽覈学校规程制度。如今你又是带着学部右侍郎的职衔下去的,比普通的提学使还要高一级,想来在省里除了张南皮,便无所拜请。你不用担心别人经常向别人磕头!”
看来,老大人连自己的脾性都考虑到了,孙元起哪还能说出旁的话么?
孙元起有些纳闷,瓮声问道:“那为什么?”
“因为你是江苏人呗!”老大人直截了当地回答道,“本省人不能在本省为官,这是惯例!所以你不能去江苏。至于直隶、山东,却又不如湖北了。”
“这又为什么呢?我可听说,直隶总督作为大清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可是被称为‘疆臣之首’的。为什么直隶反而不如湖北?”孙元起来清朝这么久,还是知道些官场皮毛的。
老大人捋着胡须:“百熙,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首先,直隶地处京畿要地,皇亲贵族多如牛毛,为官最是不已,湖北则不如。其次,直隶总督袁项城,老夫与之无甚交情,而湖广总督张南皮却过从甚密。第三,你初到官场,不免有错乱之处,一旦忤逆上官,以后便难以上进。袁项城如今不到五旬,仕途还长;而张南皮已年近七旬,纵使有抵牾处,你也熬得过去。还有一点,就是从光绪三十年,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事,换句话说说,湖北只有半个巡抚,较之他处更易为官。所以在老夫眼里,湖北才是最好的!”
孙元起这才明白,老大人为了推自己上去,可是煞费苦心!旋即又想到一个问题:“叔祖父,提学使是哥什么官?我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
老大人点点头:“以前自然没听说过,因为这提学使乃是最近新设立的。不过,在此之前你总该听过学政吧?”
“是。”孙元起不仅听过学政,还和甘肃学政叶昌炽打过交道呢!
“如今这提学使,便是从前的学政。”老大人解释道,“之前的学政,是保持京官品秩,以钦差大臣的省份到各省提督学务。这样一来,作为钦差的学政,便和总督、巡抚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有事情也不能直接禀报;而且学政在省里属于外来人,与地方上不好呼应。现在新设学部,各地官立、公立、私立学堂日新月盛,不再像以前那样,几年才要考一回试,所以就改学政为提学使了。”
孙元起这才明白:原来就像那帮翰林官所念叨的,自己外放做了学政。
“这提学使乃是正三品,执掌省内教育行政,稽覈学校规程制度。如今你又是带着学部右侍郎的职衔下去的,比普通的提学使还要高一级,想来在省里除了张南皮,便无所拜请。你不用担心别人经常向别人磕头!”
看来,老大人连自己的脾性都考虑到了,孙元起哪还能说出旁的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