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赶紧揉了揉:“嘶…呼…呼…这补药吃的太多了,这孩子比两个哥哥还要活跃!小松,眼看着南边就这么乱起来了,咱们家也得早做准备了!”杜松帮他揉着小锅一般大小的肚子:“哥,你说咱们该怎么做?再说,南边的事儿真的会影响到咱们吗?”
桑寄生摇了摇头,他心里隐隐绰绰知道,朝廷怕是撑不了太久了:“我也不知道南边的事发展下去会怎么样,但我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北边只怕也不会太平了,要是村子真要呆不住,就得早做打算,一旦乱起来,咱们大人孩子的上路就太招眼了,到时候日子只怕更难!要我说,不如趁着还不算太乱,咱们搬到镇北关去,镇北关到现在已经十几二十年没被攻进来了,是镇北军的大本营,在渊渟侯手下过日子,就算对上北蛮人,咱们也不必忧心太多!”
“唉!也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杜松叹了口气,但该做的准备也没少做,他相信桑寄生的预感,只怕大家的好日子就要都到头了。他把新粮留下了几百斤,剩下的全部高价卖掉了,换了不少盐巴、棉布、武器之类的必需品偷偷藏好,又将家里的牛车换成了大车,定做了一个可拆卸的防雨车棚,这样一家人还能临时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果然是天不遂人愿,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江南暴动未平,北方的蛮族也趁虚而入,朝中诸王也有心怀鬼胎之人趁机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发动政变,企图夺权。七月中,灵启帝遇刺,生死不知,整个王朝迅速陷入一片战火之中,而北境因为七月的涝灾陷入粮荒之中,也不太平。
村里人们都想往南走,离京城更近些,可杜松和桑寄生都觉得南面也遭了灾,甚至比北境严重得多,京城附近更是还有战乱,大家家里基本上还有些存粮,往南走只怕会成为别人眼里的肥羊,倒不如往更北边去,地广人稀、大山连绵不断,因为渊渟侯的年年剿匪,连土匪都不大敢在北境落寇,如果不幸遇到北蛮人,直接躲进山里比什么都强。
可惜村里跟杜家相好的人家都不认同他的想法,想必大家也是受够了北境的苦寒,向往更繁华的地方,杜松和桑寄生也没办法,只能自家顾好自家。眼看着村子里的人家越来越少,日子越来越难过,就连谷粒他们家也逃荒去了南边,夫夫俩就按之前商量好的,往镇北关走。
就这样,杜松带着已经怀胎六个月的夫郎和儿子们踏上了逃荒之路。
一大家子在七月十九的一大清早,装好全部家当,悄悄离开了家,抛弃了人多的大路,专选了鲜为人知的小路,牛车踢踢踏踏地开始一路向北驶去。澈儿大了,自己坐在牛车的家当上面,淙儿还小,就只能由桑寄生和杜松轮流抱着,没想到,才抱着孩子赶了一天路,桑寄生就觉得肚子有些吃不消。
“嘶…肚子好疼…嗯…踢得好厉害…小松,今晚咱们早点找个地方休息吧…我肚子…嗯…我肚子怕是有些不好…”桑寄生可不敢逞强,觉得胎动厉害了,就赶紧将淙儿交给澈儿,让他扶好,自己则停下来,不断用双手在高挺的肚子上打转揉搓起来。
杜松赶紧停车,把牛车栓在路边的大树上后就把澈儿和淙儿也抱下车,对桑寄生道:“那哥,咱们今晚就在这儿歇上一晚吧,我观察过了,这里没什么人,路边不远处就有空地,可以生火做饭,我直接把牛车赶过去,支上雨棚子,晚上也能睡得好一点。”
因为是挺着肚子整日赶路,桑寄生两条腿已经完全肿了,杜松自然不肯让他操劳。他将雨棚子展到地上扎实,就扶着桑寄生半躺半靠在被窝上,掀开上衣,在他作动的肚子上慢慢搓揉起来,见他舒服一点了,又帮他揉了很长时间的腰腿,才放他休息,自己则带着两个孩子生火做饭,还不忘给桑寄生熬一碗之前剩下的补养汤药。
“我肚子好多了,把淙儿给我抱吧!你这么背着他,他不舒服,也是要闹的,正好也到了给他喂奶的时间,让他喝了奶早早睡吧,不然他小小的人儿,一直跟着咱们赶路,也太辛苦了。”桑寄生见他辛苦,淙儿还在他背上闹,摸了摸肚子,觉得好些了,就把淙儿接过来抱在了怀里。
果然,淙儿一到他怀里,很快就不安生的拱来拱去,小手儿也总是习惯性地往他挺起的胸脯上摸,桑寄生亲了亲还没断奶的小儿子,望着他柔嫩的脸庞,心里软得像一湖水,四周望了望,确定没旁人,这才解了上衣,露出棕褐色的饱满乳头,送进他嘴里,让他喝奶。
“啧…啧…啧…”很快,吮吸声就传了出来,他向来奶水好,肚子里这胎月份又大了,奶水更足,淙儿吃着一个,手里还要把玩着另一个,等把一边的乳汁都吸没了,又换了另一边吮吸,这个不知愁的孩子直到把爹爹那两个蓄满乳汁的乳都吮吸干净了,才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在爹爹轻轻拍打下沉沉睡去。
“呼…呋——呋——呃——哼…”不过是喂了次奶,桑寄生就觉得腰酸疼得根本不像是自己的身体了,整个后腰完全僵掉了,就连把淙儿放下都差点做不到,好不容易把孩子放到一边,桑寄生就只能使劲撑着后腰推揉,连因为淙儿不小心碰到的作动胎腹都顾不上了。
杜松安顿好大儿子过来叫他吃饭时,就可看到惨兮兮的大肚孕夫正撇着两条腿揉腰,身前高挺的浑圆大肚更是不断颤动着,他也不着急叫他吃饭了,赶紧帮他揉肚子揉腰:“哥,怎么样?好点了吗?”
桑寄生点了点头,嘴里吐出一口浊气,抱着刚刚安稳下来的肚子,也不敢随便动弹,摸了摸杜松短短一天时间就冒出胡茬的削瘦脸庞,心疼极了:“到底是勉强了,也没想到,怀了胎竟变得这么弱,你一个人既要照顾两个小的,还得照顾我,实在是太辛苦了!”
杜松却不这么认为:“为了你和孩子们,我甘之如饴!再说,就是赶几步路,又哪里有多辛苦啊!哥你把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照顾好就行了!”劳累的桑寄生没什么胃口,只喝了碗安胎药,就昏睡过去了,杜松却没敢睡沉,他还得值夜,避免一行人遭到野兽侵扰。
到底是逃难,一个月下来,几乎每天都是颠簸劳累,缺衣少食,这还不算什么,越是临近镇北关,路上反倒越不太平,渊渟侯和北蛮人的仗正打到关键时刻,所以偶尔会有北蛮人的散兵游勇闯进关内或者是周边各城,见到武朝百姓就是一番烧杀抢掠,十分怕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一家人都好好的,淙儿人小染了点风寒,但好歹挺过来了。
九月末的一天,一家人正在一条小路上慢悠悠赶着车走着,已经怀胎八个月的桑寄生大腹便便,也不好走路,就一家人都坐在牛车上,淙儿正对趴在他高耸的肚子上,唧唧咕咕地对肚子里的胎儿说话:“弟弟你啥么时候粗来?嗯,哥哥最喜欢爹爹了,你粗来后不能跟偶抢哦!”
他人小,有的词还说不清楚,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桑寄生微微后仰,一手托了托自己沉甸甸的肚子,一手在淙儿的小脑袋上慢慢揉搓着。澈儿在一旁无情的揭穿了他:“你怕不是喜欢爹爹,而是喜欢喝爹爹的奶吧!弟弟还没出生,你就让他不要抢,一点也不知道疼爱小弟弟!”
“哈哈哈!”杜松忍不住发出笑声,已经知道一点事情的淙儿脸红红的,不好意思地将脸埋到了爹爹的大肚上,用力有些猛,遭到了胎儿的激烈反击,隔着肚皮一脚狠狠踹在了淙儿的鼻头,疼得他“诶呦”一声弹了起来,桑寄生揉了揉颤动的大肚,一家人又不免开怀大笑起来。
正走着,一直分神注意前面情况的杜松忽然听见嘈乱的马蹄声,他赶紧停车,将牛赶到小路远处的密林里,自己则一手抱起两个孩子,还不忘搀着桑寄生往另一边奔去。
边走还不忘跟两个孩子交代:“哥,不好,听着像是北蛮人的声音!听这马蹄声,怕是人不少,咱们得赶紧躲躲!澈儿、淙儿,一会儿绝对不能出声音,一点声音也不能出,不然咱们一家人就都得死,知道了吗!”
桑寄生摇了摇头,他心里隐隐绰绰知道,朝廷怕是撑不了太久了:“我也不知道南边的事发展下去会怎么样,但我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北边只怕也不会太平了,要是村子真要呆不住,就得早做打算,一旦乱起来,咱们大人孩子的上路就太招眼了,到时候日子只怕更难!要我说,不如趁着还不算太乱,咱们搬到镇北关去,镇北关到现在已经十几二十年没被攻进来了,是镇北军的大本营,在渊渟侯手下过日子,就算对上北蛮人,咱们也不必忧心太多!”
“唉!也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杜松叹了口气,但该做的准备也没少做,他相信桑寄生的预感,只怕大家的好日子就要都到头了。他把新粮留下了几百斤,剩下的全部高价卖掉了,换了不少盐巴、棉布、武器之类的必需品偷偷藏好,又将家里的牛车换成了大车,定做了一个可拆卸的防雨车棚,这样一家人还能临时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果然是天不遂人愿,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江南暴动未平,北方的蛮族也趁虚而入,朝中诸王也有心怀鬼胎之人趁机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发动政变,企图夺权。七月中,灵启帝遇刺,生死不知,整个王朝迅速陷入一片战火之中,而北境因为七月的涝灾陷入粮荒之中,也不太平。
村里人们都想往南走,离京城更近些,可杜松和桑寄生都觉得南面也遭了灾,甚至比北境严重得多,京城附近更是还有战乱,大家家里基本上还有些存粮,往南走只怕会成为别人眼里的肥羊,倒不如往更北边去,地广人稀、大山连绵不断,因为渊渟侯的年年剿匪,连土匪都不大敢在北境落寇,如果不幸遇到北蛮人,直接躲进山里比什么都强。
可惜村里跟杜家相好的人家都不认同他的想法,想必大家也是受够了北境的苦寒,向往更繁华的地方,杜松和桑寄生也没办法,只能自家顾好自家。眼看着村子里的人家越来越少,日子越来越难过,就连谷粒他们家也逃荒去了南边,夫夫俩就按之前商量好的,往镇北关走。
就这样,杜松带着已经怀胎六个月的夫郎和儿子们踏上了逃荒之路。
一大家子在七月十九的一大清早,装好全部家当,悄悄离开了家,抛弃了人多的大路,专选了鲜为人知的小路,牛车踢踢踏踏地开始一路向北驶去。澈儿大了,自己坐在牛车的家当上面,淙儿还小,就只能由桑寄生和杜松轮流抱着,没想到,才抱着孩子赶了一天路,桑寄生就觉得肚子有些吃不消。
“嘶…肚子好疼…嗯…踢得好厉害…小松,今晚咱们早点找个地方休息吧…我肚子…嗯…我肚子怕是有些不好…”桑寄生可不敢逞强,觉得胎动厉害了,就赶紧将淙儿交给澈儿,让他扶好,自己则停下来,不断用双手在高挺的肚子上打转揉搓起来。
杜松赶紧停车,把牛车栓在路边的大树上后就把澈儿和淙儿也抱下车,对桑寄生道:“那哥,咱们今晚就在这儿歇上一晚吧,我观察过了,这里没什么人,路边不远处就有空地,可以生火做饭,我直接把牛车赶过去,支上雨棚子,晚上也能睡得好一点。”
因为是挺着肚子整日赶路,桑寄生两条腿已经完全肿了,杜松自然不肯让他操劳。他将雨棚子展到地上扎实,就扶着桑寄生半躺半靠在被窝上,掀开上衣,在他作动的肚子上慢慢搓揉起来,见他舒服一点了,又帮他揉了很长时间的腰腿,才放他休息,自己则带着两个孩子生火做饭,还不忘给桑寄生熬一碗之前剩下的补养汤药。
“我肚子好多了,把淙儿给我抱吧!你这么背着他,他不舒服,也是要闹的,正好也到了给他喂奶的时间,让他喝了奶早早睡吧,不然他小小的人儿,一直跟着咱们赶路,也太辛苦了。”桑寄生见他辛苦,淙儿还在他背上闹,摸了摸肚子,觉得好些了,就把淙儿接过来抱在了怀里。
果然,淙儿一到他怀里,很快就不安生的拱来拱去,小手儿也总是习惯性地往他挺起的胸脯上摸,桑寄生亲了亲还没断奶的小儿子,望着他柔嫩的脸庞,心里软得像一湖水,四周望了望,确定没旁人,这才解了上衣,露出棕褐色的饱满乳头,送进他嘴里,让他喝奶。
“啧…啧…啧…”很快,吮吸声就传了出来,他向来奶水好,肚子里这胎月份又大了,奶水更足,淙儿吃着一个,手里还要把玩着另一个,等把一边的乳汁都吸没了,又换了另一边吮吸,这个不知愁的孩子直到把爹爹那两个蓄满乳汁的乳都吮吸干净了,才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在爹爹轻轻拍打下沉沉睡去。
“呼…呋——呋——呃——哼…”不过是喂了次奶,桑寄生就觉得腰酸疼得根本不像是自己的身体了,整个后腰完全僵掉了,就连把淙儿放下都差点做不到,好不容易把孩子放到一边,桑寄生就只能使劲撑着后腰推揉,连因为淙儿不小心碰到的作动胎腹都顾不上了。
杜松安顿好大儿子过来叫他吃饭时,就可看到惨兮兮的大肚孕夫正撇着两条腿揉腰,身前高挺的浑圆大肚更是不断颤动着,他也不着急叫他吃饭了,赶紧帮他揉肚子揉腰:“哥,怎么样?好点了吗?”
桑寄生点了点头,嘴里吐出一口浊气,抱着刚刚安稳下来的肚子,也不敢随便动弹,摸了摸杜松短短一天时间就冒出胡茬的削瘦脸庞,心疼极了:“到底是勉强了,也没想到,怀了胎竟变得这么弱,你一个人既要照顾两个小的,还得照顾我,实在是太辛苦了!”
杜松却不这么认为:“为了你和孩子们,我甘之如饴!再说,就是赶几步路,又哪里有多辛苦啊!哥你把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照顾好就行了!”劳累的桑寄生没什么胃口,只喝了碗安胎药,就昏睡过去了,杜松却没敢睡沉,他还得值夜,避免一行人遭到野兽侵扰。
到底是逃难,一个月下来,几乎每天都是颠簸劳累,缺衣少食,这还不算什么,越是临近镇北关,路上反倒越不太平,渊渟侯和北蛮人的仗正打到关键时刻,所以偶尔会有北蛮人的散兵游勇闯进关内或者是周边各城,见到武朝百姓就是一番烧杀抢掠,十分怕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一家人都好好的,淙儿人小染了点风寒,但好歹挺过来了。
九月末的一天,一家人正在一条小路上慢悠悠赶着车走着,已经怀胎八个月的桑寄生大腹便便,也不好走路,就一家人都坐在牛车上,淙儿正对趴在他高耸的肚子上,唧唧咕咕地对肚子里的胎儿说话:“弟弟你啥么时候粗来?嗯,哥哥最喜欢爹爹了,你粗来后不能跟偶抢哦!”
他人小,有的词还说不清楚,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桑寄生微微后仰,一手托了托自己沉甸甸的肚子,一手在淙儿的小脑袋上慢慢揉搓着。澈儿在一旁无情的揭穿了他:“你怕不是喜欢爹爹,而是喜欢喝爹爹的奶吧!弟弟还没出生,你就让他不要抢,一点也不知道疼爱小弟弟!”
“哈哈哈!”杜松忍不住发出笑声,已经知道一点事情的淙儿脸红红的,不好意思地将脸埋到了爹爹的大肚上,用力有些猛,遭到了胎儿的激烈反击,隔着肚皮一脚狠狠踹在了淙儿的鼻头,疼得他“诶呦”一声弹了起来,桑寄生揉了揉颤动的大肚,一家人又不免开怀大笑起来。
正走着,一直分神注意前面情况的杜松忽然听见嘈乱的马蹄声,他赶紧停车,将牛赶到小路远处的密林里,自己则一手抱起两个孩子,还不忘搀着桑寄生往另一边奔去。
边走还不忘跟两个孩子交代:“哥,不好,听着像是北蛮人的声音!听这马蹄声,怕是人不少,咱们得赶紧躲躲!澈儿、淙儿,一会儿绝对不能出声音,一点声音也不能出,不然咱们一家人就都得死,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