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能成功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当时的东北正在蓬勃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例如各国在东北开矿山、经营煤矿等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导致当地出现了诸如辽宁鞍山等典型的煤铁复合型工业城市和工矿资源开发型城市。

    这些城市的崛起,随之又带动了工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等行业的发展。

    这些劳动密集型的第二第三产业,需要招募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因此他们只能开出高价从外地招募人口前往当地。

    这样的第二第三产业,朱高煦也能效仿,毕竟明代发达的冶铁技术致使煤炭价格变得昂贵,而东北的资源不用多说。

    不管是煤炭还是树木,东北的燃料资源都要比关内除山西以外诸省更为丰富。

    别的不提,朱高煦只要在后世鞍山一带来办铁场,并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的低价煤炭炼铁,那辽东的铁价肯定比关内的便宜,利润空间更大。

    这些利润,朱高煦可以全部拿给外来的工人,帮助他们在东北安家。

    长此以往,东北人口会渐渐变多,哪怕以后第二第三产业凋零,朱高煦也不用担心,因为那个时候的东北恐怕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

    东北的开发,别人可以不重视,可朱高煦不行。

    他以吉林城起家,日后更是要拿下辽东。

    只有经营好这些地方,他日后的地位才会稳固,渐渐坐稳自己的帝位。

    “这兀良哈秃城,迟早有一日会生活着我们汉人。”

    朱高煦眺望草原,对张纯等人诉说着自己的想法。

    在他倾诉时,负责营垒事宜的傅让也骑马带队走进了兀良哈秃城,并上城墙找到了朱高煦他们。

    他一来,便直奔主题道:“营垒布置好了,大军可以休息了,明日卯时拔营,我们就可以回肇州了。”

    傅让的话一出口,四周人便纷纷露出了笑脸,朱高煦见状也对张纯林粟几人吩咐道:“去安排大军休息,埋锅造饭吧。”

    “是!”众人应下,随后转身先后离去,只有傅让迟迟没有挪动脚步。

    朱高煦暗自疑惑,却不想傅让在林粟等人彻底走远后才上前说道:

    “捷报的缴获,你准备怎么写?”

    朱高煦眼神闪烁,他知道傅让应该是猜到了什么,因此倒也不隐瞒:

    “尽量往少来说,我可不愿意把弟兄们缴获而来的牛羊马匹分给旁人。”

    “那就好。”傅让松了一口气,随后走上前来,在朱高煦身旁小声开口:“我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不过我还是想劝劝你,三思而后行。”

    “放心,我会的。”朱高煦不担心傅让告密,毕竟傅家几兄弟,除了在云南的那几个以外,傅让和傅忠几乎就在傅友德死后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