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赤壁之耻后,曹操心头常挂念着一雪前耻;

    只是顾虑孙权、刘备联手,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恰逢建安十五年春光明媚之际,铜雀台竣工。

    于是,曹操在邺郡召集了文武百官,大摆宴席庆祝一番。

    这铜雀台啊,就坐落在漳河边上,气势磅礴,居中矗立的正是铜雀台本尊,

    左边一座名叫玉龙台,右边那座叫金凤台,每座都有十丈高。

    上面还搭了两座桥,串连成一片,万户千门,金光闪闪,碧瓦熠熠。

    到了庆典这天,曹操那是一个飒爽英姿,头戴金光闪闪的宝冠,

    身披绿油油的锦罗袍,腰间玉带挂着珠光宝气的鞋子,高高在上地坐着。

    而那些文武百官呢,就像星星捧月一般,在台下侍立,好不威风。

    这样的场面,简直是搞笑版的

    “皇帝的新装”,

    曹操在台上得意洋洋,仿佛在说:“看啊,这就是我的伟大工程!”

    而下面的文武百官,估计心里都在想:“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曹操心血来潮,想看手下武将们箭术如何,

    便吩咐侍从拿来一件西川织造的绚丽红锦战袍,巧妙地挂在飘逸的垂柳枝头,

    下方安置了一个箭靶,划定了百步之遥作为射击线。

    将武将们分成两拨:曹家亲戚一律身披火红战袍,其他勇士则绿油油一片,

    各自手持雕花长弓和羽毛长箭,跨坐骏马,摆好架势,静候命令。

    曹操挥舞着指挥棒,宣布了一个颇具诱惑力的规则:

    “谁能一箭射中靶心,这件华丽的锦袍就归他!要是射偏了,就得罚喝一大杯清水。”

    命令刚落,红袍队伍中,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将军策马冲出,众人一看,原来是曹休。

    曹休在靶场来回疾驰三趟,拉满长弓,瞄准,一箭射出,不偏不倚,正中靶心。

    顿时,锣鼓喧天,欢呼声四起。